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魏杰 1 ; 杨岳 2 ; 李树红 2 ; 张小雷 2 ; 苏开美 3 ;
作者机构: 1.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2.;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3.;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干巴菌;外生菌根;形态特征;云南松
期刊名称: 中国食用菌
ISSN: 1003-8310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14-18
摘要: 对干巴菌(Thelephora ganbajun)隐存种与云南松形成的外生菌根的形态结构和解剖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该外生菌根具有如下特征:二叉分支,黄褐色,外层、中层和内层菌套同为密丝组织结构,菌套表层具有由膨大菌丝细胞形成的菌丝网,外延菌丝有锁状联合,多分支,分支处有锁状联合,菌丝接合呈"H"型。首次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干巴菌隐存种形成的外生菌根进行了鉴定。对云南不同地区干巴菌的外生菌根形态和解剖结构特征研究将会对该复合群分类研究提供一些依据。
- 相关文献
[1]干巴菌生态微干预促繁技术操作规程研究. 赵永昌,柴红梅,陈卫民,张小雷. 2017
[2]掘塘技术对干巴菌菌塘数量和产量的影响. 赵永昌,柴红梅,李树红,钟明慧,杨志力. 2005
[3]干巴菌病虫害调查及防治研究. 李树红,柴红梅,钟明惠,赵永昌. 2006
[4]不同磷源对云南松幼苗生长和磷吸收量的影响. 戴开结,何方,沈有信,周文君,邓云,张建华. 2009
[5]氮磷配施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李亚麒,许玉兰,唐军荣,和滢埝,王丹,李江飞,蔡年辉. 2023
[6]云南松苗木氮磷施肥效应分析及回归模型的建立. 王瑜,李亚麒,陈林,唐军荣,陈诗,蔡年辉,许玉兰. 2023
[7]平茬季节对云南松苗木萌蘖与内源激素关系的影响. 王丹,李亚麒,陈林,唐军荣,徐德兵,陈诗,许玉兰,蔡年辉. 2022
[8]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对不同指标的预估效应. 聂婷,李亚麒,石海涛,唐军荣,陈林,陈诗,蔡年辉,许玉兰,唐红燕,王德新. 2023
[9]平茬措施对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特征及相对生长关系的影响. 蔡年辉,唐军荣,车凤仙,李亚麒,陈诗,陈林,许玉兰,李根前. 2023
[10]氮磷添加对云南松苗木生长节律的影响. 和滢埝,唐军荣,李亚麒,母德锦,陈诗,蔡年辉,许玉兰,陈林. 2023
[11]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云南松苗木根系形态的影响. 蔡年辉,唐军荣,李亚麒,陈诗,陈林,许玉兰,李根前. 2022
[12]波氏块菌与锥连栎合成菌根苗技术初探. 张华,胡弘道,杨丽芬,苏开美. 2013
[13]野生翘鳞肉齿菌子实体内生菌多样性. 李树红,李小林,陈诚,黄文丽. 2015
[14]外源氮磷添加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和滢埝,唐军荣,李亚麒,母德锦,陈诗,蔡年辉,许玉兰,陈林. 2023
[15]小子虉草在云南省的地理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发生特点.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李天林,张云,金桂梅. 2012
[16]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张红梅,王燕,尹艳琼,赵雪晴,李向永,刘莹,谌爱东,陈福寿. 2019
[17]川滇蔷薇的种下分类系统和表型变异. 吴旻,李慧敏,杨维,杨锦红,陈敏,李进昆,蹇洪英. 2018
[18]不同光照条件下东方百合生长状态及生物量的分配. 王祥宁,熊丽,陈敏,杨永福,余明荣. 2007
[19]云南文山葡萄害虫一黑足厚缘肖叶甲的发生情况及防控建议. 刘薇薇,秦文韬,袁会珠,杨顺林,李红. 2011
[20]2种中国黑块菌的介绍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龙新华,王丽,李树红,余文艺,张小雷.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灵芝β-葡寡糖体外抗炎活性及机制探究
作者:姜斯琪;张劲松;冯杰;李树红;李娥贤;刘利平;刘艳芳
关键词:灵芝;β-葡寡糖;CACO-2细胞;抗炎;NF-ΚB信号通路
-
白肉灵芝'云灵3号'选育
作者:吴晓蕖;刘艳芳;张劲松;何俊;李树红;李娥贤
关键词:白肉灵芝;选育;品种;栽培
-
冷冻储存对黑木耳菌包特性和子实体品质的影响
作者:马银鹏;宋长军;李树红;包旭翔;戴肖东;张丕奇;张介驰
关键词:黑木耳;冷冻储存;菌包特征;产量;子实体品质;质构分析
-
野生泰国木耳的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作者:敖成策;锁浩南;唐松明;李娥贤;罗宗龙;李树红
关键词:泰国木耳;生物学特性;固体培养;液体培养;驯化栽培
-
不同核桃壳配比的栽培基质对香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罗红梅;李娥贤;赵龙;徐丽学;宋春艳;李树红
关键词:香菇栽培;核桃壳;替代料;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品质分析
-
灵芝三萜类物质液态发酵研究进展
作者:冯杰;刘艳芳;苏晓薇;唐传红;李娥贤;李树红;周帅;张劲松
关键词:灵芝三萜;液态发酵;进展;外源添加物
-
野生柳生金针菇和金针菇的分离、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作者:何俊;罗宗龙;邓瑞民;苏开美;李树红;苏鸿雁
关键词:系统发育;形态学;正交试验;驯化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