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洱海北部地区不同轮作农田氮、磷流失特性研究(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汤秋香 1 ; 任天志 1 ; 雷宝坤 1 ; 翟丽梅 1 ; 胡万里 1 ; 张继宗 1 ; 林涛 1 ; 刘宏斌 1 ;

作者机构: 1.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洱海流域北部地区;农田;轮作类型;氮磷流失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2 年 10 期

页码: 2206-2212

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洱海北部地区不同轮作模式下农田氮、磷流失特征以期为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和制定相关措施控制由农业造成的面源污染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中通过调查采自洱海北部地区7个乡镇4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水样及施肥情况分析了田面水和沟渠水的氮、磷含量动态变化情况,以及肥料的投入量与田面水和沟渠水中氮、磷浓度的关系。[结果]田面水中,不同轮作模式下氮素的流失差异显著,蚕豆-水稻比大蒜-水稻模式减少氮素流失风险38%。水溶态氮是氮流失的主要形态。可溶性氮浓度以大蒜-水稻模式最高。不同轮作模式下田面水中氮浓度基本趋势为:大蒜-水稻>黑麦草-水稻>蚕豆-水稻>油菜-水稻。磷素流失总量偏低,且以泥沙结合态为主,不同轮作模式间各种形态的磷流失无显著差异。田面水中氮磷含量比沟渠水高,对总氮和总磷的增荷率分别为73%和82%。追肥是导致农田水对沟渠水增荷的关键因素。[结论]本研究中,大蒜-水稻是洱海流域农田氮磷流失风险最高的轮作模式。因此,应该综合考虑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合理安排轮作模式。本研究为控制洱海流域农田面源污染和改善洱海水质提供了参考。

  • 相关文献

[1]洱海北部地区不同轮作农田氮、磷流失特性研究. 汤秋香,任天志,雷宝坤,翟丽梅,胡万里,张继宗,林涛,刘宏斌. 2011

[2]云南坡耕地红壤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定位监测. 鲁耀,胡万里,雷宝坤,段宗颜,刘宏斌. 2012

[3]低纬高原湖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进展. 胡万里,付斌,段宗颜,刘宏斌,鲁耀. 2009

[4]耕作措施对坡耕地红壤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 毛妍婷,刘宏斌,郭树芳,杜彩艳,杨艳鲜,金桂梅,陈安强,雷宝坤,刘晓冰. 2020

[5]云南农田外来杂草及其危害现状. 郭怡卿,赵国晶,陈勇,岳英,王玲仙. 2010

[6]云南外来入侵农田杂草发生与危害特点. 申时才,张付斗,徐高峰,李天林,吴迪,张玉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