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8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干热区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德 1 ; 龙会英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干热河谷;紫花苜蓿;生产性能;营养品质;评价

期刊名称: 中国草地学报

ISSN: 1673-5021

年卷期: 2024 年 46 卷 001 期

页码: 70-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筛选出适宜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的苜蓿优良品种,在干热河谷区元谋,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7年引进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参试的8个紫花苜蓿,在本区均能安全越冬,正常生长,生育期205~215 d.(2)株高最高的品种为WL525HQ,达到70.20 cm,与维多利亚、德钦、赛迪7号和WL712HQ品种有显著差异(P<0.05).一级分枝数最高的品种为WL656品种,为27.20枝,WL712HQ和G8品种间有显著差异(P<0.05).茎叶比最高的品种为WL712HQ品种,为1.10,与德钦和赛迪7号品种间有显著差异(P<0.05).年均干草产量最高的是赛迪7号紫花苜蓿,显著高于德钦品种(P<0.05),2018年、2019年、2020年和三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34217.40 kg/hm2、32527.55 kg/hm2、22024.93 kg/hm2和29589.96 kg/hm2,所有参试材料在2018年和2020年每年可刈割8次,2019年为9次.(3)5号品种粗蛋白和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分别为21.43%和0.25%.WL903品种粗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含量为23.51%.(4)经灰色关联度分析,8 个紫花苜蓿品种排名前 3 的为赛迪 7 号、WL525HQ、维多利亚.综上,赛迪 7 号、'WL-525HQ'、维多利亚表现较好,可在干热河谷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干热区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评价. 龙会英,张德. 2024

[2]种植行距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张德,龙会英,曾丽萍. 2023

[3]刈割对干热河谷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的影响. 金杰,史亮涛,韩学琴,张明忠,沙毓沧,纪中华,龙会英,邵庆勇. 2011

[4]100份甘蔗种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及评价. 杨婷,沈石妍,王智能,杨柳,尚试雄,崔杰,应雄美. 2023

[5]紫花苜蓿品种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生产性能. 韩学琴,史亮涛,金杰,张明忠,龙会英,纪中华,沙毓沧. 2009

[6]11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干热河谷区的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评定. 刘进娣,邓红山,金杰,罗会英,李莲红,刘昀,韩学琴,张美艳. 2023

[7]国家第3轮甘蔗品种区试结果及高稳系数法评价. 吴才文,范源洪,陈学宽,刘家勇,杨洪昌,赵俊,陆鑫. 2004

[8]元谋干热河谷豆科牧草的引种研究. 龙会英,张德,朱红业,金杰,史亮涛,张明忠. 2010

[9]银合欢对元谋干热河谷冲沟治理的机理研究. 纪中华,方海东,杨艳鲜,潘志贤,岳学文,李建增. 2010

[10]干热河谷不同活跃度冲沟土体抗剪强度分异及理化性质. 张素,熊东红,杨丹,郑学用,张宝军,苏正安,董一帆,闫帮国. 2014

[11]豆科牧草和灌木在元谋干热河谷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 龙会英,金杰,张德,史亮涛,张明忠,朱红业. 2010

[12]干热河谷不同酸豆林土壤团聚体特征分析. 彭辉,周红敏,徐肇友,瞿虹,纪中华. 2014

[13]元谋干热河谷宁檬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潘志贤,李建增,杨贵. 2007

[14]元谋干热河谷区椰枣不同器官及土壤中矿质元素特征分析. 袁建民,何璐,史亮涛,杨晓琼,许智萍,孔维喜. 2020

[15]云南干热河谷区7个小粒咖啡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的研究. 胡发广,刘红明,毕晓菲,付兴飞,李贵平,李亚男,吕玉兰,黄家雄. 2020

[16]元谋干热河谷罗望子旱季光合特性研究. 潘志贤,杨艳鲜,方海东,彭辉,岳学文,钱坤建,纪中华. 2011

[17]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造林模式及造林技术研究. 赵培仙,孔维喜,何璐. 2014

[18]车桑子幼苗生物量分配与叶性状对氮磷浓度的响应差异. 王雪梅,闫帮国,史亮涛,刘刚才. 2020

[19]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研究进展及展望. 方海东,段昌群,潘志贤,沙毓沧,何璐,纪中华. 2009

[20]3个品种剑麻抗旱生理指标比较及抗旱性评价. 王春雪,纪中华,李纪潮,潘志贤,岳学文,闫帮国,易克贤.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