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基因型对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胚得胚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丁明亮 1 ; 李宏生 1 ; 杨木军 1 ; 杨忠慧 1 ; 李绍祥 1 ; 顾坚 1 ; 赵红 1 ; 黄格 1 ; 崔永祯 1 ; 刘琨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玉米;玉米基因型;单倍体胚;得胚率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9 年 35 卷 004 期

页码: 764-7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筛选小麦单倍体胚得胚率高的玉米品种,用糯、甜糯、甜、超甜4种类型共8个玉米品种分别与6个小麦DH系杂交诱导产生小麦单倍体胚,研究不同玉米类型、不同玉米基因型对小麦单倍体胚得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小麦材料用不同玉米品种授粉,其得胚率可相差1.48~3.10倍,得胚率变幅为15.43%~47.80%,筛选高得胚率玉米品种对提高小麦单倍体产生效率至关重要.4种玉米类型间平均单倍体胚得胚率以甜糯型最高(33.86%)、超甜型最低(29.59%),8个玉米品种以白甜糯的平均单倍体胚得胚率最高(38.17%),云超甜2号最低(28.63%),但相同玉米类型而基因型不同的玉米品种间单倍体胚得胚率差异大于玉米类型间单倍体胚得胚率的差异,因此筛选高得胚率玉米品种,关键是筛选玉米基因型而非玉米类型.小麦基因型与玉米基因型的互作对得胚率有极显著影响,对于小麦×玉米杂交的得胚率,玉米基因型与小麦基因型之间的组合存在"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差异,因此可综合利用多个玉米品种来提高各种小麦材料的整体单倍体胚得胚率和单倍体生产效率.

  • 相关文献

[1]昆明自然条件下利用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初报. 顾坚,刘琨,李绍祥,田玉仙,杨和仙,单芹丽,杨木军. 2006

[2]小麦×玉米杂交得胚率的遗传分析. 刘琨,宁波,李宏生,李绍祥,顾坚,赵红,杨木军. 2014

[3]小麦×玉米杂交得胚率的遗传分析(英文). 刘琨,宁波,李宏生,李绍祥,顾坚,赵红,杨木军. 2015

[4]小麦DH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在云南的研究与应用. 杨忠慧,杨木军,李绍祥,丁明亮,刘琨,顾坚,李宏生. 2023

[5]小麦小花穗位及发育进度对小麦×玉米单倍体胚诱导率的影响. 顾坚,田玉仙,李绍祥,刘琨,杨和仙,杨木军. 2005

[6]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胚成胚率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李绍祥,田玉仙,顾坚,杨木军,杨和仙,刘琨. 2012

[7]小麦×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的研究及育种应用进展(英文). 丁明亮,赵红,顾坚,李宏生,刘琨,杨木军,李绍祥.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