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Pikh,Pi2,Pi9,Pi5 4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在贵州禾中的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继琼 1 ; 孙一丁 1 ; 杨奕 1 ; 李进斌 1 ; 陈惠查 1 ; 焦爱霞 1 ; 谭金玉 1 ; 阮仁超 1 ; 许明辉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贵州禾;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8 年 11 期

页码: 2217-22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了解"贵州禾"携带的稻瘟病抗性基因以明确其利用价值。【方法】对来自贵州省黎平、从江、雷山、榕江、荔波5个县的82份"贵州禾"品种在云南宜良(海拔1600 m)条件下鉴定了其田间叶稻瘟抗性,并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kh、Pi2、Pi9、Pi5紧密连锁的4个分子标记进行了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检测。【结果】46个品种对叶瘟表现高抗(0~1级),占56. 1%,表明多数贵州禾对云南宜良的稻瘟病菌具有一定的抗性;贵州禾通过长期的人工和自然选择,Pi5(32. 35%)、Pikh(30. 86%)基因频率相对较高,而Pi9(2. 56%)和Pi2(2. 47%)频率较低;这4个基因可以组合成0、Pikh、Pi5、Pi9、Pi5+Pikh、Pi2+Pi5、Pi9+Pi5等7种基因型,其比例分别是50%、21. 95%、14. 63%、1. 22%、8. 54%、2. 44%、1. 22%,即50%不携带这4个抗性基因。每个县分布有其中2~6种基因型,从江县61. 54%的品种不携带这4个抗性基因,0型是优势类型,黎平县的优势类型是0型(46. 43%)和Pikh型(42. 86%),荔波县基因型达到6种,比从江县(4种)和黎平县(3种)多,没有明显的优势类型,品种类型相对丰富; 0、Pikh、Pi5+Pikh和Pi5这4种基因型平均抗性分别为2. 39、1. 28、1. 57和1. 17级,Pikh、Pi5+Pikh和Pi5这3种基因型平均抗性明显高于0型,说明田间叶瘟抗性与所检测的Pi5、Pikh基因有一定的关联,携带0个基因的部分品种在田间也表现出对叶稻瘟抗性,表明这些材料携带所检测的4个基因之外的抗性基因。【结论】研究结果为挖掘和利用贵州禾种稻瘟病抗性基因资源提供了参考。

  • 相关文献

[1]Pikh,Pi2,Pi9,Pi5 4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在贵州禾中的分布. 马继琼,孙一丁,杨奕,李进斌,陈惠查,焦爱霞,谭金玉,阮仁超,许明辉. 2018

[2]5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在云南水稻育种中的利用分析. 孙一丁,马继琼,杨奕,李进斌,许明辉. 2018

[3]贵州地方稻种Wx基因序列多样性分析. 孙一丁,马继琼,杨奕,陈惠查,焦爱霞,谭金玉,阮仁超,许明辉. 2019

[4]贵州禾落粒性基因qSH1调控区SNP分析. 杨奕,马继琼,孙一丁,许明辉. 2021

[5]水稻耐冷性研究Ⅲ.特定颖花结实率作为耐冷性指标的分子依据. 戴陆园,林兴华,叶昌荣,加藤明,齐藤浩二,余腾琼,徐福荣,张端品. 2003

[6]水稻近等基因系中5个抗旱主效QTL的验证. 苏振喜,赵国珍,寇姝燕,刘慰华,朱振华,邹茜,世荣,陈于敏,袁平荣. 2012

[7]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水稻基因定位上的应用. 孙正文,黄兴奇,李维蛟,钟巧芳,余腾琼,郭怡卿,李定琴,殷富有,程在全. 2011

[8]云南地方稻种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b的研究进展. 王甜,许明辉. 2010

[9]浅谈分子标记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邹茜. 2008

[10]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李荣波,陈赟娟,邓伟,尹正红. 2011

[11]一种高效便捷的水稻DNA提取法及其应用. 赵国珍,贾育林,严宗卜,Christopher W DEREN3,Melissa H JIA,戴陆园. 2012

[12]利用分子标记和接种鉴定分析美国水稻育种亲本的稻瘟病抗性. 赵国珍,严宗卜,Yulin Jia,Christopher W. Deren,戴陆园. 2012

[13]水稻优良性状控制基因的定位进展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陈瑞,程在全,黄兴奇,张伟. 2007

[14]水稻抗病基因定位进展与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研究. 白现广,程在全,蔺忠龙,吕广磊,许乔明,黄兴奇. 2008

[15]适用于云南粳稻种植区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 马继琼,孙一丁,杨奕,李进斌,许明辉. 2021

[16]大麻性别研究进展. 李仕金,辛培尧,周军,杨明. 2008

[17]利用分子标记数据逐步聚类取样构建甘蔗杂交品种核心种质库. 刘新龙,刘洪博,马丽,李旭娟,徐超华,苏火生,应雄美,蔡青,范源洪. 2014

[18]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 刘敏,吴克军. 2009

[19]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及其在茶叶科学领域的应用. 季鹏章. 1998

[20]分子标记及其在云南稻种核心种质中的应用. 申时全,曾亚文,李自超,张宏亮,杨忠义,王象坤.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