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蔗宿根性研究 I.甘蔗宿根蔗蔸形态特征与其宿根性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覃伟 1 ; 吴才文 2 ; 赵俊 2 ; 赵培方 2 ; 杨昆 2 ; 陈学宽 2 ; 姚丽 2 ; 曾千春 3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云南云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云南云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云南云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甘蔗;有效分蘖;宿根蔗蔸;宿根性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7 年 05 期

页码: 989-9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本文研究了甘蔗宿根蔗蔸形态特征与甘蔗宿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大田生产模式种植,以来自同一亲本组合(粤糖97-20×ROC25)杂交后代分离产生的强宿根甘蔗品(种)系(云蔗06-407、云蔗06-415)和弱宿根甘蔗品(种)系(云蔗06-408、云蔗06-416)为材料,强宿根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对照。【结果】强宿根甘蔗较弱宿根甘蔗的宿根蔗蔸死亡率低,地下蔗茎的平均节间距小,新植蔗、宿根蔗的有效分蘖数多,其中宿根蔗的第二和三分蘖形成的有效分蘖数优势显著,且宿根蔗地下总芽数多,主茎下位芽形成的有效分蘖数和主茎总有效分蘖数明显增多。【结论】综合分析宿根性强弱不同的甘蔗表明,宿根蔗蔸形态特征与甘蔗宿根性存在关系密切,通过宿根蔗蔸形态特征研究,可深入了解甘蔗宿根性。

  • 相关文献

[1]甘蔗宿根性研究Ⅰ.甘蔗宿根蔗蔸形态特征与其宿根性的关系. 覃伟,吴才文,赵俊,赵培方,杨昆,陈学宽,姚丽,曾千春. 2017

[2]用新台糖甘蔗品种作亲本培育强宿根后代的潜力评价. 覃伟,吴才文,杨昆,赵培方,赵俊,刘家勇,姚丽,昝逢刚,夏红明. 2015

[3]甘蔗宿根性研究Ⅱ.甘蔗种性宿根影响因子与其宿根性的关系. 覃伟,吴才文,赵俊,姚丽,陈学宽,杨昆,曾千春. 2017

[4]用新台糖甘蔗品种作母本培育强宿根后代的潜力评价. 覃伟,吴才文,曾千春,赵俊,赵培方,刘家勇,杨昆,夏红明,姚丽,昝逢刚. 2012

[5]甘蔗宿根萌发期內源激素变化与其宿根性的关系. 覃伟,吴才文,姚丽,陈学宽,赵培方,曾千春. 2014

[6]用新台糖甘蔗品种作父本培育强宿根后代的潜力评价. 覃伟,吴才文,赵培方,赵俊,刘家勇,杨昆,姚丽,昝逢刚,夏红明. 2014

[7]29个国外甘蔗种质3年宿根性的产质量评价. 马丽,蔡青,应雄美,刘新龙,陆鑫,毛钧. 2010

[8]34个国外引进甘蔗种质三年宿根性产质量评价. 马丽,应雄美,刘新龙,陆鑫,毛钧,苏火生,蔡青. 2010

[9]17份国内甘蔗种质三年宿根性的产质量评价. 马丽,应雄美,刘新龙,陆鑫,毛钧,苏火生,蔡青. 2010

[10]国内甘蔗种质六年宿根蔗的产量评价. 马丽,苏火生,刘新龙,林秀琴,刘洪博,陆鑫,毛钧,蔡青. 2012

[11]甘蔗细茎野生种(S.spontaneum)F1代花粉低温贮存研究. 蔡青,范源洪,夏红明,王丽萍,马丽. 2000

[12]甘蔗芽培育一、二级苗圃管理技术. 董立华,张家瑞. 2001

[13]甘蔗除草膜防除蔗地杂草试验. 薛晶,杨洪昌,张会华,马泽辉. 2010

[14]甘蔗套种豆科牧草研究. 钟声,文际坤,周自玮,杨世平,张为林,朱学贵,周一于,王丽萍,王文贤. 2003

[15]甘蔗良种侧枝苗快繁生产技术. 姚育刚,杨李和. 2001

[16]甘蔗栽培原种宿根蔗综合性状分析. 刘洪博,应雄美,刘新龙,马丽,陆鑫,苏火生,蔡青. 2013

[17]甘蔗芽培苗一、二级苗圃管理技术. 董立华,张家瑞,桃联安. 2001

[18]甘蔗种质资源杂交利用研究进展. 王丽萍,范源洪,蔡青,马丽,夏红明,陈辉. 2003

[19]甘蔗新品种种植模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樊仙,张跃彬,石红军,郭家文,白志刚,李春燕. 2016

[20]法国甘蔗分子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陈辉,范源洪,Angelique D'H ont.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