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芥菜型油菜(B.juncea)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优质强优势杂交油菜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史华清 1 ; 龚瑞芳 1 ; 庄丽莲 1 ; 李云 1 ; 吴学英 1 ; 张淑玺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杂种优势;低芥酸;高亚油酸

期刊名称: 作物研究

ISSN: 1001-5280

年卷期: 1990 年 03 期

页码: 41-46

摘要: 从1986年开始,开展了降低芥酸含量,提高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提高抗病性,以杂优利用为中心的优质强优势杂交油菜的选育。育成了自交结实指数在1以下,不育株率100%,芥酸含量0.03-2.51%,亚油酸含量28.30-33.09%的89S181等6个不育系。育成了恢复株率97.92-100%的ZKC和89S016等5个低芥酸恢复系。 在三系配套的基础上,经测交,选育出亩产110.5-185.6公斤的5个强优势组合,组合的芥酸含量0.31-0.64%,亚油酸含量31.06-35.09%。并发现亚油酸含量亦有优势表现,6个F1组合的亚油酸含量,全部高于双亲平均值,有5个组合则超过高亲值。 5个强优势组合都导入了花叶苦菜(蔬菜芥菜)的抗病毒病性状(基因),经冬夏两季自然诱发鉴定,强优组合的发病率都低于邻近对照。优质、抗病、强优组合的选育研究已初告完成,1992年以后将陆续投产使用。

  • 相关文献

[1]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史华清,龚瑞芳,庄丽莲,龙肖平. 1991

[2]云南省芥菜型油菜高芥酸、高芳香油、高蛋白的开发利用. 苏振喜,邱怀珊. 1997

[3]芥菜型油菜资源品质与萌发期模拟干旱抗性的评价及其相关性分析. 原小燕,符明联,何柳,李根泽,邓成市,陈晓艳,刘珏,苏世强,张玉松,张立帆,刘飞虎. 2023

[4]外国芥菜型油菜优异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谢永俊,曾彪. 2007

[5]油菜和甘芥杂交后代薹花期耐旱性鉴定. 原小燕,符明联,张云云,刘珏,铁朝良,李燕,王绍能. 2018

[6]芥菜型油菜不育系柱头外露性与不育性的关系. 苏振喜,邱怀珊,赵庭周. 1997

[7]芥菜型油菜光温敏核不育系K121S的选育. 李石开,刘其宁,吴学英,苏振喜,张庆莹,邱怀珊,赵庭周. 2002

[8]云南省芥菜型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及抗性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韩俣天,何晓莹,任静,张建昆,罗延青,陈苇,董云松,李庆刚,田志梅,程小毛,俎峰. 2023

[9]油菜类型和品种对外来入侵杂草小子虉草的替代控制作用. 徐高峰,申时才,张云,杨韶松,董立尧,张付斗,金桂梅. 2021

[10]隶属函数法鉴定油菜甘芥种间杂交后代的抗旱性. 符明联,李根泽,杨清辉,原小燕,王敬乔. 2011

[11]甘蓝型与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后代DH系抗旱性评价. 原小燕,符明联,李根泽,王敬乔,魏生广,程德荣. 2015

[12]芥菜型油菜欧新A不育细胞质的遗传效应. 董云松,邱怀珊,赵庭周,刘其宁,苏振喜,吴学英,李石开. 1999

[13]我省芥菜型油菜资源的收集和应用. 苏振喜,邱怀珊,吴学英. 2000

[14]两种类型蓖麻杂交种杂种优势的分析. 白建明,徐春霞,王树彦,李心文. 2009

[15]贵州高原粳稻利用中一些性状的遗传分析 Ⅲ.抽穗期遗传变异初步研究. 陶大云,马达鹏,娄义龙. 1990

[16]香料烟重要性状杂种优势表现. 张晨东,张红梅,孔垂思. 2017

[17]RFLP标记水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张培江,才宏伟,袁平荣,占新春,阮新民,孙传清,何立斌,孙明. 2001

[18]基于6个玉米高代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研究. 张全艳,丛一宁,张培高,徐春霞,王晶,刘丽. 2022

[19]利用配合力和SSR标记对热带和温带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 番兴明,陈洪梅,谭静,杨峻芸. 2003

[20]基于六个高代回交群体玉米叶形结构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 张全艳,杨得正,张培高,徐春霞,王晶,刘丽.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