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花生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庆滢 1 ; 杨丽英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花生;早斑病;晚斑病

期刊名称: 花生学报

ISSN: 1002-4093

年卷期: 2003 年 32 卷 S1 期

页码: 422-424

摘要: 对云南省花生的叶斑病病原菌作了分离和鉴定,于花生成熟期从病株的叶部取样分离出花生叶斑病病菌株10个,经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表明:4个菌株是CercosporaarachidicolaHori,3个菌株是Phaeoisariopsispersonata (Berk & Curt) V.Arx,回接试验结果表明:云南花生叶斑病病原菌为Cercosporaarachidicola Hori和Phaeoisariopsispersonata (Berk & Curt) V.Arx。

  • 相关文献

[1]油用花生新品种云花生5号的选育. Yuan Xiaoyan,原小燕,Fu Minglian,符明联,Li Genze. 2014

[2]红皮小粒花生新品种云花生3号的选育. 符明联,原小燕,王建丽,李根泽,冯光勇. 2014

[3]间作带型、宽窄行与密植对玉米和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原小燕,张云云,符明联,陆建美,王建丽,罗金超,刘珏,赵凯琴,田正书. 2018

[4]云南省花生资源的收集、引进和利用. 杨丽英,赵林,陈良正,杨俊青,朱炫. 1998

[5]不同生态区气象因子对花生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张玉松,何柳,张云云,何晓莹,刘亚俊,刘珏,苏世强,陈晓艳,陆建美,普兴林,原小燕. 2024

[6]云贵高原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 郭洪海,杨萍,杨丽萍,李新华,万书波,符明联. 2011

[7]四川盆地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的研究. 郭洪海,杨萍,杨丽萍,李新华,万书波,符明联. 2010

[8]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葛再伟,杨丽英. 2002

[9]一种简易的花生贮藏方法. 杨丽英,柳志玲,葛再伟. 2001

[10]云南花生种质资源研究. 葛再伟,杨丽英,赵林,周启. 1999

[11]辣椒花生高效间作模式及适宜花生品种筛选研究. 原小燕,符明联,王建丽,李根泽,陆建美. 2016

[12]间作带型、宽窄行与密植对玉米和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原小燕,张云云,符明联,陆建美,王建丽,罗金超,刘珏,赵凯琴,田正书. 2018

[13]云南2花生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葛再伟,杨丽英. 1999

[14]国外花生种质资源引种鉴定. 葛再伟,张庆滢,杨丽英. 2002

[15]施氮量对生育中期玉米花生单作及间作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原小燕,符明联,张云云,陆建美,王建丽,罗金超,刘珏. 2018

[16]高产油用大粒花生新品种云花生5号的选育及应用. 原小燕,符明联,李根泽,李鹏. 2013

[17]红皮小粒油食兼用花生新品种云花生3号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符明联,李淑琼,原小燕,王建丽,李根泽,冯光勇. 2013

[18]云南花生种质丰产性和品质性状的改良潜力. 杨丽英,陈进,葛再伟. 2002

[19]云花生4号的选育与应用. 原小燕,符明联,胡明鲜,吴霞,李根泽,苏世强. 2013

[20]红皮小粒油食兼用花生新品种云花生3号的选育与应用(英文). 符明联,李淑琼,原小燕,王建丽,李根泽,冯光勇.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