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康瑞萍 1 ; 艾菲热·阿布都艾尼 1 ; 周慧英 1 ; 索菲娅 1 ; 丁明亮 2 ;
作者机构: 1.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变灰青霉;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特征;系统发育
期刊名称: 菌物学报
ISSN: 1672-6472
年卷期: 2022 年 41 卷 004 期
页码: 518-5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对一株分离自细虫草上的变灰青霉SFY00C3菌株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定,分析其组成特征,并探究其与青霉属真菌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SFY00C3的线粒体基因组是一条长度为28 301 bp的环状DNA分子,共编码42个基因(15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和25个tRNA基因),其碱基组成有显著的A-T偏好性,25个tRNA基因均可形成典型三叶草结构,并存在32处G-U错配.通过青霉属物种间共线性分析发现其线粒体基因组发生了基因重排;共有的14个蛋白编码基因的Ka/Ks值均小于1,表明受到了纯化选择压力的影响;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FY00C3在青霉属中是一个独立的分支,应该是6种青霉祖先的姊妹.本研究丰富了变灰青霉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信息,为青霉属的系统发育、资源保护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相关文献
[1]琥珀蚕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 钟健,刘增虎,杨伟克,朱峰,董占鹏. 2017
[2]云南野桑蚕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张永红,李平平,邵榆岚,倪婧,刘敏,白兴荣. 2023
[3]参与辣椒素合成的DnaJ基因家族全表达谱分析. Fang Fanfei,Liu Fawan,Yang Xian,Wan Hongjian,Kang Yunyan,刘周斌. 2020
[4]Chelex-100法提取甘薯小象甲DNA及云南地区甘薯小象甲的分子鉴定. 徐可成,董跃丽,杨子祥,韦永贵,黄琼,孙跃先. 2017
[5]全基因组范围内分析玉米磷转运体家族基因(英文). 于丽娟,张玉东,KANG M S,DANIEL P Jeffers,陈秀华,徐春霞. 2018
[6]西方蜜蜂Sirtuin蛋白家族基因鉴定及表达分析. 宋文菲,刘娜,苗春辉,余玉生,胡宗文,王艳辉,李亚辉. 2023
[7]野生柳生金针菇和金针菇的分离、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何俊,罗宗龙,邓瑞民,苏开美,李树红,苏鸿雁. 2022
[8]基于形态特征研究滇南地区小蜜蜂的系统发育. 张祖芸,罗凌娟,赵洪木. 2022
[9]从核糖体DNA ITS区序列研究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陈辉,范源洪,向余颈攻,蔡青,张亚平. 2003
[10]濒危植物峨眉凤仙花叶绿体基因组分析. 赵秋燕,曹孟会,李新艺,周敏,魏春梅,张茜,瞿素萍,黄海泉,黄美娟. 2023
[11]基于amy基因的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的系统发育关系. 刘俊凤,刘斌彬,董占鹏,余泉友,鲁成,陈义安. 2009
[12]蓟马科部分种类mtDNA-COⅠ序列变异及系统发育分析. 沈登荣,宋文菲,袁盛勇,田学军,和绍禹,张宏瑞.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小麦DH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在云南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杨忠慧;杨木军;李绍祥;丁明亮;刘琨;顾坚;李宏生
关键词:小麦×玉米;远缘杂交;双单倍体;单倍体育种;云南
-
云南省小麦产业现状、问题与思考
作者:丁明亮;王梅;刘琨;杨忠慧;李宏生;涂云超;李绍祥;杨木军;沈锡琼
关键词:云南;小麦产业;现状;思考
-
云南省小麦育种策略与思考
作者:丁明亮;刘琨;杨忠慧;崔永祯;李宏生;尹健;杨木军;李绍祥
关键词:云南;小麦;育种;策略
-
小麦新品种'云麦110'产量和品质性状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
作者:丁明亮;刘佳;李绍祥;杨忠慧;白应文;张艳军;李宏生;熊世安;杨木军;刘琨
关键词:‘云麦110’;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种植密度;茎蘖消长
-
云南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研究进展与思考
作者:李绍祥;丁明亮;李宏生;刘琨;杨忠慧;顾坚;杨木军
关键词:杂交小麦;两系法;温光敏核不育;云南
-
转基因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在抗除草剂农作物上的应用
作者:崔永祯;杨晓云;李绍祥;浦秋红;杨忠慧;李宏生;丁明亮
关键词:转基因;基因编辑;抗除草剂;作物改良
-
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112
作者:丁明亮;杨忠慧;崔永祯;李宏生;刘琨;赵红;李绍祥;顾坚;杨木军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云麦112;特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