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番茄斑萎病毒对云南莴苣类蔬菜的侵染危害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宽瑜 1 ; 吴阔 1 ; 董家红 1 ; 方琦 1 ; 张仲凯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莴苣;番茄斑萎病毒;N基因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5 年 05 期

页码: 174-1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莴苣类蔬菜是常见的食用蔬菜。近年在云南发现生菜、莴笋、油麦菜有症状表现为叶片黄化、褪绿、坏死斑的病害流行危害,为确定其病原,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回接试验、ELISA检测、病毒基因分析,在典型症状病样组织粗汁液和超薄切片中均观察到有类似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粒体,该病毒粒体为球形,直径80~100nm;ELISA检测和病毒基因分析显示,侵染莴苣类蔬菜的病毒为番茄斑萎病毒。

  • 相关文献

[1]西藏昌都市卡若区蔬菜主要病毒检测及番茄斑萎病毒鉴定. 郑宽瑜,熊智琦,魏治镭,吴阔,王茂森,苏晓霞,巴宗,次仁措姆,王田田,张仲凯. 2023

[2]侵染鸢尾的番茄斑萎病毒鉴定. 忽靖宇,阙开娟,缪田丽,吴少政,王田田,张磊,董鲜,季鹏章,董家红. 2023

[3]番茄斑萎病毒侵染烟草的细胞病理. 张仲凯,杨录明,方琦,彭潞波,汪继玲,普耀芳. 2004

[4]立枯丝核菌AG-1 IB引起白菜、薄荷、莴苣叶腐病的研究. 段春芳,杨根华,尼章光,刘光华,吴华英. 2008

[5]赤霉素对鲜切莴苣酶促褐变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刘云芬,田天容,殷菲胧,廖玲燕,普红梅,康超,帅良. 2021

[6]云南省马铃薯病毒及蓟马优势种发生趋势. 杜霞,吴阔,刘霞,张丽珍,苏晓霞,张宏瑞,张仲凯,胡先奇,董家红,杨艳丽,高玉林. 2020

[7]番茄斑萎病毒核衣壳蛋白N及膜多糖蛋白Gn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应用. 潘慧,赵忠豪,章松柏,张德咏,张洁,李俊凯,郑立敏. 2018

[8]贝壳杉烯酸诱导烟草的系统获得性抗性防御番茄斑萎病毒侵染. 赵立华,杨婷婷,邱润霜,何思洁,余萍,郑雪,张丽珍,张仲凯. 2021

[9]40个辣椒栽培品种抗番茄斑萎病毒的评价. 朱阳阳,赵立华,李靖,董家红. 2019

[10]番茄斑萎病毒N基因的VIGS载体构建. 邱润霜,赵立华,张晓明,崔玥,张洁,郑雪,李靖,张仲凯. 2020

[11]陆良莴苣类蔬菜斑萎病的侵染循环及其发生流行特点. 张仲凯,马秀英,吴阔,郑宽瑜,裴卫华,陈永对,王田田,吴少政. 2020

[12]TSWV病毒粒子在系统寄主烟草K326维管组织中的分布特征. 温志多,丁勇,尚卫娜,王田田,吴少政,苏晓霞,张洁,张仲凯,郑宽瑜. 2020

[13]青蒿中番茄斑萎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的分子鉴定及相关序列分析. 钟静,李婷婷,韩天华,李学卫,尹跃艳,陈越,马文广,丁铭. 2024

[14]TSWV感染番茄叶片组织的BSE成像和精细定位. 裴卫华,曹钰昕,王田田,洪健,谢礼,杨明英,陈海如,张仲凯. 2021

[15]昆明番茄斑萎病毒不同分离物N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尹跃艳,董家红,徐兴阳,端永明,张仲凯. 2013

[16]番茄斑萎病毒与传毒蓟马发生流行的相关性. 郑雪,李兴勇,陈晓燕,陈永对,吴阔,刘春明,肖俊华,李宏光,张洁,董家红. 2015

[17]TSWV与TMV复合侵染大花蕙兰的细胞病理. 张仲凯,方琦,丁铭,李婷婷,彭潞波,张丽珍,李展,苏晓霞. 2004

[18]感染番茄斑萎病毒和番茄环纹斑点病毒的植物叶片细胞病理变化观察. 尚卫娜,郑宽瑜,董家红,张仲凯,洪健,周雪平. 2016

[19]番茄斑萎病毒2个非结构蛋白VIGS体系的初步构建. 杨婷婷,赵立华,邱润霜,陈思,张洁,李博文,张仲凯,马长乐. 2022

[20]莴笋感染番茄斑萎病毒(TSWV)——病毒粒子分布与亚细胞病变特征. 王田田,魏治镭,熊智琦,吴阔,周凤,童金金,贾强强,朱若萌,张仲凯.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