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土壤水分对薇甘菊不同繁殖体单位存活能力和植株表型可塑性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高峰 1 ; 申时才 1 ; 张付斗 1 ; 李天林 1 ; 张玉华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薇甘菊;克隆繁殖;表型可塑性;土壤水分条件;生物量分配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3 年 46 卷 15 期

页码: 3134-31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土壤水分对入侵性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unth)的克隆繁殖和植株形态特征的可塑性,提高对该物种的预警能力和控制能力。【方法】在人工气候箱内通过模拟干旱和淹水条件,研究土壤水分对薇甘菊不同繁殖单位存活能力的影响;通过温室水分控制试验研究低、中、高土壤水分和水深1 cm条件下,薇甘菊植株的表型可塑性。【结果】除节间和不定根外,土壤水分对薇甘菊其它营养繁殖体单位的存活率具有显著影响,且不同营养繁殖体单位在同等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存活率存在差异。当土壤含水量为12.5%时,薇甘菊地下营养繁殖体不定根+节点、不定根+根状茎+节点的存活率显著大于其它营养繁殖单位,而叶片则不能存活;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各营养繁殖单位的存活率逐渐增大;当处于淹水状态时,在水深1 cm条件下,营养繁殖体节间、节点、不定根、不定根+节点不能存活,而其它营养繁殖体的存活率均超过80%;但水深为6 cm时,各营养繁殖体均不能存活。薇甘菊的主茎长、总分枝长、叶面积和主茎节间长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分枝数则在高土壤水分含量下达到最大,且各土壤水分处理间差异显著;茎节数在中土壤水分含量下达到最大,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薇甘菊的地上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以及地上生物量分配和叶生物量分配均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大;而茎生物量分配在中等土壤水分含量下最大;地下生物量在高土壤含水量时达到最大,后在淹水状态下减小,而地下生物量分配则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减小。【结论】薇甘菊的克隆繁殖和植株形态随土壤水分变化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干旱(土壤含水量为12.5%)和淹水(水深1 cm)条件下,均可通过营养繁殖体克隆繁殖并生长,而在水深6 cm则不能存活。

  • 相关文献

[1]薇甘菊不同时期的营养繁殖及其生物量分配特征. 李天林,申时才,徐高峰,张付斗,张玉华. 2012

[2]2种农作物对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茎节克隆繁殖与生长的影响. 吴冉迪,葛丽清,张付斗,申时才,杨云海,杨韶松,郑凤萍,范泽文,高家乐,徐高峰. 2024

[3]不同物种和种植比例对小子虉草表型可塑性与竞争效应的影响. 徐高峰,张云,申时才,张付斗,李天林,金桂梅. 2013

[4]异速生长及其在道地药材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张霁,郭兰萍,黄璐琦,王元忠. 2013

[5]干热河谷不同滴灌模式对鲜食大豆生物量分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建查,潘志贤,李坤,岳学文,史亮涛,张雷,王艳丹,何光熊,孙毅,和润莲,段琪彩,方海东. 2020

[6]干热河谷草本植物生物量分配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闫帮国,樊博,何光熊,史亮涛,潘志贤,李建查,岳学文,刘刚才. 2016

[7]平茬措施对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特征及相对生长关系的影响. 蔡年辉,唐军荣,车凤仙,李亚麒,陈诗,陈林,许玉兰,李根前. 2023

[8]不同滴灌模式对干热河谷甜玉米生物量分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建查,李坤,方海东,张雷,潘志贤,岳学文,何光熊,段琪彩,史亮涛. 2019

[9]灌水量和种植密度的配置对干热河谷紫甘蓝生物量分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建查,李坤,潘志贤,孙毅,方海东,史亮涛,张雷,岳学文. 2021

[10]薇甘菊不同生长方式下的繁殖特征比较. 张付斗,李天林,徐高峰,吴迪,张玉华. 2011

[11]不同密度五种植物对薇甘菊幼苗的竞争效应. 徐高峰,张付斗,李天林,申时才,张玉华. 2011

[12]大湄公河次区域薇甘菊的防控技术. 张付斗,郭晋,徐高峰,申时才,岳英,木霖,张玉华. 2018

[13]不同生境薇甘菊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的特征. 申时才,徐高峰,张付斗,李天林,金桂梅,张玉华. 2013

[14]薇甘菊防除后抑制其再次入侵的几种防治措施初探. 徐高峰,岳英,申时才,郭晋,金桂梅,张付斗,张玉华. 2017

[15]薇甘菊化感自毒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徐高峰,张付斗,李天林,张云,张玉华. 2009

[16]5种植物对薇甘菊化感作用研究. 徐高峰,张付斗,李天林,张云,张玉华. 2009

[17]异质环境下入侵植物薇甘菊的适应性与繁殖特性.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