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新品种对3种病害的抗性鉴定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丽英 1 ; 刘树芳 1 ; 杨佩文 1 ; 郑凤萍 1 ; 曾莉 1 ; 杨勤忠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抗性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0 年 23 卷 02 期

页码: 410-4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灰斑病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的叶部真菌病害。采用人工接种法,对16个玉米新品种在田间进行大斑病、小斑病和灰斑病的抗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在鉴定的16个玉米新品种中,4个品种(屏单3号、云玉2号、HL-66和春喜06-10)对3种病害均有较好的抗性,其余品种对1种或者2种病害具有中抗或感病的水平。

  • 相关文献

[1]抗玉米大斑病单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的效应. 张培高,汪燕芬,吕宏斌,罗黎明,番兴明. 2007

[2]玉米灰斑病的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李世强,陈威,谭静,王坤,番兴明. 2011

[3]玉米灰斑病的研究进展. 孙成韬,张丽颖,王金君,番兴明. 2007

[4]云南蚕区58个家蚕品种对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抗性调查及聚类分析. 邵榆岚,张一川,唐芬芬,张永红,朱峰,白兴荣. 2019

[5]云南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的白叶枯病抗性评价. 陈玲,张敦宇,陈越,付坚,王波,钟巧芳,余腾琼,肖素勤,柯学,殷富有,王玲仙,程在全. 2019

[6]攀枝花市马铃薯优质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孙强,白建明,李再胜,蒋加奇,补雪梅. 2021

[7]云南省地方稻种资源研究进展. 赵才美,程在全,殷富有,李定琴,陈玲,钟巧芳,肖素勤,陈越,王波,黄兴奇. 2020

[8]云南粳稻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董丽英,李国生,赵秀兰,刘树芳,李迅东,钏兴宽,康洪灿,杨勤忠. 2018

[9]云南野生稻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肖放华,黄费元,彭绍裘,陈勇,戴陆国,刘二明. 1999

[10]芸薹属作物根肿病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罗延青,李劲峰,俎峰,李鹏,王敬乔. 2011

[11]不同油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分析. 符明联,杨玉珠,李根泽,罗延青,奚俊玉,徐海燕,张晓兰,原小燕,杨卫国. 2011

[12]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不同时期种植的地方品种稻瘟病抗性评价. 严红梅,李进斌,汤翠凤,杨雅云,徐福荣. 2011

[13]云南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型鉴定及主栽品种抗性反应初析. 余腾琼,梁斌,叶昌荣,徐福荣,汤翠凤,毛孝强,戴陆园. 2005

[14]部分小麦抗条锈基因及生产品种在云南的抗性表现. 李明菊,杨子林,杨莲,顾中量,吉勇,韦丽莉,张翼亮,张培花,宋文宏. 2016

[15]甘蔗非生物胁迫抗性研究进展. 徐超华,李纯佳,苏火生,陆鑫,李旭娟,刘洪博,林秀琴,毛钧,字秋艳,刘新龙. 2017

[16]水杨酸(SA)诱导植物对病虫害产生抗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龙亚芹,王万东,王美存,陈于福,解德宏,陈华蕊,俞艳春,尼章光. 2009

[17]家蚕品种871N×872N在云南省对BmNPV的抗性研究. 杨海,刘增虎,陈松,李涛,田梅惠,唐芬芬,刘敏,徐安英. 2013

[18]野生稻和非洲栽培稻抗稗草种质资源筛选和评价. 张付斗,郭怡卿,余柳青,陶大云. 2004

[19]云南省芥菜型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及抗性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韩俣天,何晓莹,任静,张建昆,罗延青,陈苇,董云松,李庆刚,田志梅,程小毛,俎峰. 2023

[20]咖啡锈病的防治. 霍达,刘杰,王雪松,周萌,罗梓文,龙亚芹,陈雷,李荣福.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