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茶树的起源与分布——根据茶叶香气组分中萜烯指数化学分类所作的推论(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竹尾忠一 1 ; 游小清 2 ; 王华夫 2 ; 衣笠仁 1 ; 李名君 2 ; 程启坤 2 ; 王海思 3 ;

作者机构: 1.伊藤园中央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茶树;起源;化学分类;传播途径;萜烯指数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1992 年 02 期

页码: 81-86

摘要: 茶挥发性成分中的萜烯醇类具有生物合成的遗传特性。根据萜烯指数(即: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十香叶醇)比值,TI〕所作的化学分类表明,云南省茶的 TI 值接近于1.0,而分布于其他产茶省区的茶树 TI 值均低于上述值,并伴随有由西南向东和东南逐渐下降的趋势。由云南引入的日本山茶,具有与云南相近的 TI 值,而日本当地茶树品种的 TI 值与中国浙江相近似,因而推测中国茶树的原产地为云南,然后沿长江和沿海逐渐向东和南方传播。

  • 相关文献

[1]茶组植物的化学分类及数值分类. 杜琪珍,李名君,刘维华,王海思. 1990

[2]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多样性. 程晓非,武晓云,李凡,李正跃,董家红,张仲凯. 2007

[3]中国栽培稻的籼粳分化机理再论. 杨忠义,曹永生,苏艳,刘晓利,李华慧,卢义宣. 2007

[4]从酯酶同工酶看亚洲稻的地理起源及亚种演化. 张尧忠,程侃声,贺庆瑞. 1989

[5]从部分Aman和深水稻看粳稻的起源. 程侃声,张尧忠,王象坤,才宏伟. 1991

[6]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云南月季种质资源亲缘关系(英文). 邱显钦,张颢,李树发,蹇洪英,唐开学. 2009

[7]茶树病害诊断与防治专家系统研制. 徐云,梅红,林莉,施晓群,周汇. 2003

[8]转录组学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江新凤,刘本英,李友勇,李洪波. 2018

[9]茶树高茶氨酸RAPD多态性标记研究. 张俊,王平盛,季鹏章. 2004

[10]茶树叶片抗寒相关蛋白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高永亮,王琴,陈林波,江昌俊. 2011

[11]云南特有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段红星,邵宛芳,王平盛,许玫,庞瑞华,张亚萍,崔文锐. 2004

[12]优质红碎茶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王新超,许玫,陈亮,杨亚军,姚明哲,虞富莲,王平盛. 2005

[13]茶树与食用菌复合栽培模式研究. 杨国育,高峻,武卫,段学良,黄伟,邵宛芳,李荣春,李丹桐,彭子芸,陈蕊. 2011

[14]本山茶与勐库茶疑似杂交后代的RAPD鉴定. 陈文雄,季鹏章,黄兴奇,张俊,唐一春. 2008

[15]茶树冷诱导基因的AFLP筛选及其表达分析. 陈林波,李叶云,房超,朱政,江昌俊. 2011

[16]一个与茶树高茶氨酸含量相连锁的RAPD标记的研究. 季鹏章,张俊,王平盛,王玲仙,夏江东,黄兴奇. 2007

[17]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大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 周萌,李友勇,孙雪梅,王家金,谢瑾,成浩,汪云刚,刘本英. 2013

[18]茶组植物种间关系的cpDNA、rDNA ITS和mtDNA序列分析. 赵洋,杨培迪,成杨,刘本英,李游勇,杨阳. 2018

[19]6个云南大叶种茶树新材料制作绿茶的适制性. 邓少春,梁名志,包云秀,陈春林,徐丕忠,李朝云,田易萍. 2017

[20]茶树新品种‘佛香3号’. 包云秀,杨兴荣,陈继伟,张俊,凌光云,黄玫,唐一春,刘德和.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