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樊仙 1 ; 郭家文 2 ; 邓军 2 ; 张跃彬 2 ; 高欣欣 2 ; 杨绍林 2 ; 李如丹 3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甘蔗;不同生态蔗区;施肥量;产量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245-2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云南省是我国第二大甘蔗和食糖生产基地,了解云南省不同生态蔗区甘蔗施肥现状及蔗农养分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提高甘蔗产量及品质、优化蔗农经济效益和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蔗农统一问卷实地走访调查的方法,对2013—2014年榨季的24个县1350户蔗农的甘蔗产量、施肥习惯及施肥量、施肥种类、施肥时间、施肥方式等进行了调查。根据蔗区的实际肥料投入量和各肥料产品中标注的有效养分含量,计算化肥中各养分的投入量,没有记录的按调查多数平均值计算。【结果】通过实际调查资料汇总,当甘蔗产量介于85.00~90.00 t/hm~2时,建议化肥用量分别为N285~350 kg/hm~2、P2O5 200~250 kg/hm~2、K_2O 175~225 kg/hm~2,N∶P_2O_5∶K_2O养分比例约为1∶0.7∶0.6。蔗区养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生态蔗区甘蔗平均产量表现为南亚热带湿润蔗区>中亚热带湿润蔗区>北热带半湿润蔗区,分别为81.40 t/hm~2、81.73 t/hm~2和75.44 t/hm~2,全省甘蔗平均产量80.35 t/hm~2。南亚热带湿润蔗区以施基肥为主,施用基肥的蔗农比例为99.71%;中亚热带湿润蔗区和北热带半湿润蔗区以施追肥为主,施用追肥的蔗农比例分别为94.17%和93.94%;化学肥料品种以尿素、普通过磷酸钙和复合肥为主,且施用复合肥的比例较高,其施用的样本比例占到了总样本数的94.13%;有机肥以滤泥、酒精废液和蔗叶还田为主,且均作为基肥施用,施用比例小。全省化肥氮(N)、磷(P_2O_5)和钾(K_2O)投入量分别是193.67 kg/hm~2、116.79 kg/hm~2和95.86kg/hm~2。云南省各生态蔗区甘蔗化肥养分投入量均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蔗区施肥以两次施肥(基肥+追肥)和一次施肥(追肥)为主。甘蔗下种时基肥随蔗种一起施入,进入拔节伸长期时进行追肥,追肥均在4月份至6月份完成。肥料施用方式以条施和穴施为主,施肥深度存在较大差异,施用追肥后不盖土的现象严重,中亚热带湿润蔗区追肥后不进行覆土的蔗农占样本总数的82.53%。【结论】云南不同生态蔗区存在以下问题:重追肥,轻基肥;重视化学肥料、复合肥,忽视有机肥;重视氮肥,轻钾肥;部分地区追肥不覆土现象严重。因此,针对不同生态蔗区应积极推广有机肥的投入,平衡氮肥与磷肥用量,提高钾肥的施用量,优化基肥追肥肥料投入比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施肥覆土,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肥量对苹果产量的影响研究. 罗靖,王勇,何品斌,蔡荣靖,王佳琳,秦荣,龙荣华. 2019
[2]提高优质水稻耿籼1号产量的优化施肥方案. 吕宏斌,宁波,李政芳,吴素芳,陈孟珍,钱敏,张顺平. 2013
[3]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白城地区苦荞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春花,加央多拉,王春龙,田娟,孙墨可,董玉迪,郭来春,魏黎明,程微娜,李玉明,尹桂芳,任长忠. 2021
[4]控释肥用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李贵勇,高森,栾鸭红,资月娥,常小详,杨翠玲,何兴林,相罕章,黄军,夏琼梅,龙瑞平,朱海平,杨从党. 2015
[5]施肥量对柠檬幼树矿质养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杜玉霞,刘航秀,李晶,李进学,李丹萍,寸待泽,杨虹霞. 2021
[6]密度、施肥、单株有效穗对蓖麻产量的效应. 张锡顺,杨建国,徐宁生. 2006
[7]甘蔗新品种种植模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樊仙,张跃彬,石红军,郭家文,白志刚,李春燕. 2016
[8]氮磷钾在甘蔗体内的积累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 郭家文,张跃彬,崔雄维,刘少春,刀静梅,樊仙. 2012
[9]重金属铜在甘蔗体内的吸收及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郭家文,崔雄维,张跃彬,刘少春. 2010
[10]粤糖甘蔗新品种高产种植模式研究. 樊仙,张跃彬,郭家文,石红军,李春燕,白志刚. 2015
[11]不同施氮水平对云蔗03-19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樊仙,刀静梅,时利明,刘少春,高欣欣,张跃彬. 2013
[12]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早熟高糖甘蔗‘云蔗05-5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俞华先,经艳芬,安汝东,郎荣斌,边芯,周清明,田春艳,孙有芳,桃联安. 2018
[13]甘蔗引进品种与云割F_3亲本遗传力与配合力分析. 郎荣斌,边芯,孙有芳,董立华,桃联安,安汝东,周清明,俞华先,杨李和,经艳芬. 2018
[14]甘蔗间作种植方式研究进展. 崔雄维,张跃彬,刘少春,郭家文. 2009
[15]螯合态牌甘蔗专用肥田间肥效试验. 黄应昆,李文凤. 2004
[16]不同生态蔗区气候土壤差异对甘蔗生产的影响. 刀静梅,毛钧,李如丹,杨绍林,邓军,樊仙,张跃彬. 2022
[17]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甘蔗实生苗产量性状的影响. 朱建荣,赵丽萍,姚丽,覃伟,赵勇,刘家勇,杨昆,昝蓬刚,夏红民,吴才文. 2016
[18]甘蔗杂交品种初级核心种质苗期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性评价. 刘新龙,马丽,毛钧,林秀琴,刘洪博,陆鑫,范源洪. 2015
[19]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田间栽培产量比较. 薛晶,黄应昆,张会华,罗志明,何文志. 2011
[20]不同收获方式对甘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方志存,高欣欣,李美蓉,邹俊云,武彩英,旗尔,郭家文.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糖新品种云蔗1640花叶病原的检测与脱毒种苗生产
作者:吴转娣;赵培方;杨洪昌;昝逢刚;覃伟;杨立凡;郭家文
关键词:甘蔗;’云蔗1640’;花叶病;脱毒种苗;种苗繁育与推广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甘蔗产业及其机械化应用现状分析
作者:李啸宇;高欣欣;张顺生;郭家文;刘高源;张天富
关键词:甘蔗产业;现状分析;机械化;建议
-
基于APSIM模型的低纬高原蔗区甘蔗生产潜力
作者:张跃彬;毛钧;李如丹;刀静梅;余凌翔;王靖
关键词:作物;模型;灌溉;气候;产量;蔗糖分
-
国内外甘蔗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王禹童;李如丹;杨绍林;艾静;冯璐;刀静梅;邓军
关键词:甘蔗;施肥技术;绿色新型肥料
-
降解地膜在春植甘蔗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唐国磊;代光伟;冯璐;陈国伟;李晓富;浦明;李如丹
关键词:甘蔗;春植;降解地膜;形态特征;产量;糖分
-
含硅复合肥不同用量对甘蔗产量及糖分的影响
作者:艾静;刀静梅;赵勇;杨绍林;罗志强;邓军
关键词:甘蔗;硅肥;产量;糖分;经济效益
-
施用添加改良剂的酒精废液对土壤养分和甘蔗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作者:李加群;刀静梅;纪新时;邓军;马艳;王恒彦
关键词:酒精废液;土壤改良剂;甘蔗;土壤养分;蔗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