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白背飞虱不同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变化趋势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尹艳琼 1 ; 李向永 1 ; 赵雪晴 1 ; 谌爱东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白背飞虱;杀虫剂;抗药性;云南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7 年 43 卷 01 期

页码: 153-1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掌握云南不同稻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发展趋势,2012-2015年,连续4年采用稻茎浸渍法在室内测定了滇西沧源、滇西南勐海和滇东师宗3个稻区田间白背飞虱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云南不同稻区田间白背飞虱对5种药剂的抗性水平总体在0.9~23.4倍,其中对毒死蜱的抗药性最高,除少数年份外,LC50>2 mg/L,抗性倍数>10倍,抗药性达到了中等水平,年度间变化幅度较大;对噻嗪酮的抗药性呈下降趋势,滇西沧源和滇西南勐海种群对噻嗪酮的抗药性由2012年的中抗水平(11.0倍和23.4倍)下降到2015年的4.6倍和7.5倍;3个稻区种群4年对吡虫啉、吡蚜酮和噻虫嗪的抗性倍数最高达7.2、6.5和5.5倍,总体表现为无抗或低水平抗性。由于噻嗪酮和毒死蜱在云南稻区的频繁和广泛使用,田间白背飞虱已对其产生抗药性,建议限制这两种杀虫剂的使用频率或与不同作用方式的药剂轮换使用,其余药剂可以有计划地选用。

  • 相关文献

[1]云南东部稻区白背飞虱种群增殖影响因子分析. 李向永,尹艳琼,赵雪晴,翟保平,谌爱东. 2017

[2]云南稻区白背飞虱越冬种群发生及其与田间种群的相关性. 赵雪晴,吴俨,尹艳琼,李向永,谌爱东,吕建平,翟保平. 2018

[3]云南白背飞虱的发生与种群消长特点. 赵雪晴,沈慧梅,尹艳琼,李向永,吕建平,谌爱东. 2014

[4]5种杀虫剂对滇东白背飞虱种群的毒性及其田间药效. 赵雪晴,黎彬,何洪平,尹艳琼,李向永,谌爱东. 2019

[5]几种化学杀虫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的药效评价. 胡永云,张东龙,金丽红,杨韶松. 2013

[6]弥渡小菜蛾种群抗药性监测及治理策略. 郑丽萍,尹艳琼,杨云萍,宋文宏,李彩智,李向永,赵雪晴,谌爱东. 2016

[7]几种化学杀虫剂对云南红色砂梨上西花蓟马的药效评价. 杨韶松,陈静,舒群,李林,苏俊. 2011

[8]云南江城和西畴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源分析. 沈慧梅,赵雪晴,尹艳琼,谌爱东,吕建平,翟保平. 2011

[9]福建省白背飞虱前期迁入虫源分析. 沈慧梅,孔丽萍,章霜红,张孝羲,翟保平. 2011

[10]云南白背飞虱标记释放回收试验与轨迹模拟. 沈慧梅,李向永,谌爱东,赵雪晴,尹艳琼,吕建平,翟保平,田维奎. 2016

[11]2008年广西北部湾稻区稻飞虱初迁入过程分析. 沈慧梅,陈晓,胡高,程遐年,张孝羲,翟保平. 2011

[12]2009年云南省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范围与降落机制. 沈慧梅,吕建平,周金玉,张孝羲,程遐年,翟保平. 2011

[13]滇西南稻区白背飞虱种群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 赵雪晴,齐国君,赵秀兰,吕华,尹艳琼,李向永,李秋阳,谌爱东. 2021

[14]白背飞虱及其捕食性天敌在云南香型软米水稻品种上的发生特征. 尹艳琼,齐国君,李向永,赵雪晴,谌爱东. 2021

[15]云南稻飞虱冬季虫源考察. 中日稻飞虱越冬考察组,陶耀明. 2000

[16]云南早稻区白背飞虱种群增殖影响因子分析. 李向永,谌爱东,田维逵,石小云,尹艳琼,赵雪晴. 2017

[17]云南师宗白背飞虱前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分布与降落机制. 郑大兵,崔茂虎,何洪平,沈慧梅,胡高,陈晓,翟保平. 2014

[18]2012年元江早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及介体昆虫白背飞虱的发生动态研究. 张洁,郑雪,胡剑,董家红,张仲凯. 2013

[19]滇东南地区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与降落机制. 徐兰珍,谌爱东,赵雪晴,翟保平. 2016

[20]云南籼稻主栽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筛选. 尹艳琼,李向永,赵雪晴,翟保平,谌爱东.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