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基因与环境互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学宽 1 ; 刘家勇 1 ; 赵俊 1 ; 赵培方 1 ; 昝逢刚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关键词: 甘蔗产量;产糖量;含糖分;基因与环境互作;遗传变异;相关性

期刊名称: 中国糖料

ISSN: 1007-2624

年卷期: 2013 年 03 期

页码: 1-3,7

摘要: 以云南省第十轮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13个品种6个参试点2年新植、1年宿根的甘蔗产量、甘蔗产糖量及甘蔗含糖为对象进行基因与环境互作研究。通过遗传变异、方差和相关性分析表明,(1)各试点甘蔗产量和甘蔗含糖分遗传率中等到高,甘蔗产量的遗传变异比甘蔗含糖分遗传变异大;(2)甘蔗品种(基因)效应最大,其次是年份效应和基因环境互作效应,表明甘蔗新植与宿根有差异,基因与环境有互作效应;(3)试点间甘蔗产量及甘蔗含糖分的相关性多数较高。试验点的选择是适宜的。

  • 相关文献

[1]大麦籽粒总花色苷含量的遗传变异及其与粒色的相关分析. 杨晓梦,杜娟,李霞,普晓英,曾亚文,杨加珍,Muhammad Kazim Ali,杨涛. 2020

[2]甘蔗品种成熟期糖分直线回归关系分析. 桃联安,经艳芬,杨李和. 2009

[3]云南省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的基因与环境互作分析. 陈学宽,刘家勇,赵培方,赵俊,昝逢刚. 2014

[4]云南省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基因与环境互作研究. 陈学宽,昝逢刚,刘家勇,赵俊,赵培方. 2015

[5]BP神经网络在云南甘蔗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彭秋连,冯璐,邓军,樊仙,张跃彬. 2019

[6]甘蔗绵蚜为害损失研究. 李文凤,张荣跃,黄应昆,尹炯,单红丽,王晓燕,罗志明,仓晓燕. 2017

[7]云南水田甘蔗每公顷产糖15t工程技术探讨. 张跃彬. 2003

[8]几个含云南野生血缘的亲本组合(云瑞06系列)后代表现及评价. 段惠芬. 2011

[9]云南省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的基因与环境互作分析. 陈学宽,CHEN Xue-kuan,刘家勇,LIU Jia-yong,赵培方. 2014

[10]SSⅢa基因在云南高抗性淀粉特种稻的遗传变异. 李霞,杜娟,杨晓梦,普晓英,杨加珍,曾亚文. 2020

[11]SSIIIa基因在云南高抗性淀粉特种稻的遗传变异. 李霞,杜娟,杨晓梦,普晓英,杨加珍,曾亚文. 2020

[12]EST-SSR标记对三七选育品系的研究. 张金渝,杨维泽,崔秀明,虞泓,金航,陈中坚,沈涛. 2011

[13]甘蔗种质资源蔗糖分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及高糖种质发掘. 刘家勇,昝逢刚,赵培方,赵丽萍,姚丽,赵俊,赵勇,胡鑫,夏红明,覃伟,吴才文,张跃彬,杨昆. 2022

[14]云南稻微核心种质及其回交高代糙米功能成分含量的遗传变异. 魏明亮,杜娟,曾亚文,杨树明,普晓英. 2013

[15]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RILs群体果壳率相关性状的变异分析和QTL定位. 薛贤滨,黎瑞源,任蓉蓉,贾琼,陈峥峰,陈庆富,王莉花,石桃雄. 2024

[16]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后代的遗传变异分析. 朱建荣,边芯,郎荣斌,俞华仙,冯蔚. 2015

[17]四大洲间大麦改良品系籽粒营养功能成分的遗传变异(英文). 曾亚文,普晓英,张京,杜娟,郭刚刚,杨涛,赵春艳,杨树明,赵大伟,唐俊杰,贾平. 2012

[18]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水稻地方品种月亮谷的遗传变异分析. 董超,徐福荣,杨文毅,汤翠凤,张恩来,杨雅云,阿新祥,张斐斐,卢光德. 2013

[19]啤酒大麦F_1和F_2代主穗性状间的遗传变异研究. 曾亚文. 1997

[20]籼粳稻区云南稻种耐冷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曾亚文,申时全,徐福荣,张金渝,普正贵.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