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建华 1 ; 肖植文 2 ; 杨晓洪 1 ; 米艳华 1 ; 张金渝 1 ; 金航 2 ; 尹小怀 3 ; 和卫泽 4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处
3.云南富源县农技中心
4.云南省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小杂粮;产业化;探讨
期刊名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4-390X
年卷期: 2005 年 20 卷 04 期
页码: 513-51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针对国际小杂粮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系统地分析了云南小杂粮的地位、资源特色、生态、区位、品牌和产业基础等优势;指出云南小杂粮产业化存在着科技含量低、盲目性大、技术落后、无名牌效应等问题。提出了云南小杂粮产业化发展必须统一规划和布局,重点建立绿色或无公害生产基地,积极推广名牌战略,充分应用现代高新技术拓展小杂粮的研发和利用途径等。以期使小杂粮在云南农业产业化中充分发挥作用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云南省主要小杂粮多酚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 陈春华,杨士花,初雅洁,李淳,毕晓菲,李晴,罗恒国,李永强. 2019
[2]应用型高校实训教学模式探讨——以花卉造景课程为例. 赵明方,黄鹤平,李志兵,张丽芳,罗清秀. 2014
[3]云南蔗糖业综合利用探讨. 赵丽萍,张跃彬,崔杰. 2011
[4]云南普洱茶加工工艺探讨. 何青元. 2002
[5]种子加工工序及其基本要求. 年伟,汪永华,邵源梅. 2005
[6]新形势下云南蚕桑产业发展研究. 李金见,黎永谋,石涛,陆鹏飞. 2013
[7]西畴县耕地可持续利用战略途径探讨. 杨妍,杨勇,陈于敏. 2008
[8]科学养蚕技术. 朱绍明. 2014
[9]中国咖啡消费趋势浅谈. 文志华,毕晓菲,鲁维艳. 2018
[10]科技情报信息机构的改革. 杨庆贵,李艳,李勃,李宇. 2005
[11]魔芋种植老区种植技术探讨. 张丽娟,杨柱琼,姬若飞,段水所,宋稳飞,田飞虎. 2024
[1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种子产业化发展探微. 邵源梅,陈攀,年伟,李小林. 2009
[13]培植养蚕大户 促进科技推广和产业化建设. 罗坤,徐明,黄平,陈松. 2007
[14]云南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万思琦,袁媛,伏成秀,毛昭庆,鄢文光,杨英,董晓波. 2024
[15]云南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粳稻的选育及产业化开发. 卢义宣. 2010
[16]对德宏州冬季马铃薯产业化开发的几点思考. 尹自友,杨琼芬,卢丽丽,包丽仙,隋启君. 2009
[17]云南省生物农业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 韩本勇,胡学礼,程达. 2011
[18]对云南花卉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吴丽芳. 2003
[19]潞江坝咖啡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陆自芹,马凯. 2006
[20]云南玛咖产业发展现状及促进对策分析(英文). 杨少华,李国政,薛润光,陈翠,郭承刚,李国庆,徐天才,胡强.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显色图像分析的玉米花丝花青甙显色强度分级研究
作者:姚宗泽;杨晓洪;刘艳芳
关键词:玉米;花丝花青甙;强度分级;图像特征;DUS测试;一元回归模型
-
低纬高原生态区域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筛选研究
作者:姚宗泽;杨艳;字珍兰;杨晓洪;刘艳芳;王世敏
关键词:DUS测试;玉米;标准品种;聚类分析
-
紫稻pl276三个紫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作者:张锦文;邓伟;徐雨然;吕莹;管俊娇;奎丽梅;张建华;涂建;李小林
关键词:紫稻;性状;遗传分析
-
不同间作措施对高原苹果行间土壤和果品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旭昆;刘振环;米艳华;杨彦雄;陈璐;王文治;张鹏;王建雄;苏雯
关键词:苹果;间作模式;C/N;土壤质量;果品质量
-
基于多光谱成像的颜色特征在水稻种子活力检测上的应用
作者:乔菊香;杨晓洪;姚宗泽;滕彩玲;赵秦;Hoàng Minh Tú;毛进;刘艳芳
关键词:水稻;种子活力;多光谱图像;颜色特征
-
经典名方中重楼的本草考证
作者:顾晶晶;杨天梅;杨美权;詹志来;张金渝
关键词:经典名方;重楼;基原;本草考证;学名;产地;炮制;性味功效
-
诃子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常玉清;普学富;朱新焰;左应梅;杨天梅;杨美权;张金渝
关键词:诃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