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桑褐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及以离体叶片接种测定致病性的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江秀均 1 ; 柴建萍 1 ; 占世丰 1 ; 杨振国 1 ; 谢道燕 1 ; 倪婧 1 ; 达爱斯 1 ; 罗雁婕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关键词: 桑褐斑病;病原菌;分离;离体接种;致病性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15 年 41 卷 01 期

页码: 37-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桑褐斑病是桑树的主要真菌病害,病原为桑粘格孢菌(Septogleum mori Bri et Cav)。分别采用4种方法从发病桑树分离桑褐斑病病原真菌,并以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比较不同浓度菌液和不同接种方式对离体桑树叶片感染率的影响及观察病斑数随接种时间的变化情况,筛选简便、有效的病原菌分离与致病性鉴定方法。除组织块分离法外,采用分生孢子团块分离法、单孢分离法和改良稀释单孢分离法均可分离得到纯的病原菌株。离体桑树叶片以不同浓度菌液和不同接种方式接种病原菌后,其病斑数以及病情指数差异显著,病原菌以菌落悬浮液涂抹法和孢子悬浮液喷雾法接种均可有效感染离体桑树叶片,其中菌落悬浮液涂抹法处理叶片的病斑数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108.83和60.00;用于接种的病原菌分生孢子浓度为1×105~5×105m L-1有利于离体桑树叶片感染致病;随着接种病原菌后的时间延长,发病桑树叶片的病斑数逐渐增加。上述对桑褐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及菌株致病性测定方法,可为桑褐斑病病原菌株的致病性分化研究和桑树种质资源的抗病性评价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云南蚕区采集桑褐斑病病原真菌基于rDNA-ITS序列的分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江秀均,钟健,柴建萍,苏振国,黄俊荣,白兴荣. 2016

[2]桑褐斑病叶的营养成分变化及对家蚕的健康效应分析. 江秀均,柴建萍,陆鹏飞,谢道燕,苏振国,白兴荣. 2019

[3]云南省主要蚕区在晚霜危害下桑褐斑病发生情况调查. 谢道燕,柴建萍,田梅金,杜伟,郭石生,高东芬,饶正荣,杨曙光,洪正杰,张云波,陈松. 2011

[4]基于ISSR标记的云南桑褐斑壳丰孢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江秀均,倪婧,李镇刚,杨振国,苏振国,柴建萍. 2021

[5]桑褐斑壳丰孢菌pmcamk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时相分析. 肖圣燕,程隆基,许凯,蔡威,江秀均,白兴荣,朱峰. 2023

[6]桑褐斑病、桑里白粉病在云南省不同地域桑园的发生危害及防控要点. 柴建萍,余凌,谢道燕,高东芬,郭石生,饶正荣,杨曙光,洪正杰,张云波,陈松. 2011

[7]云南蚕区主要桑树品种褐斑病感染率调查及原因分析. 冉瑞法. 2008

[8]云黄连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控措施. 毕云青,赵振玲. 2018

[9]云南省马铃薯病毒主要病原研究进展. 赵志坚,何云昆. 2001

[10]番木瓜白粉病病原鉴定·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杨子祥,沙毓沧,袁理春,张德,杨顺林,何璐,马开华,陈艺齐,刘海刚,瞿文林,段曰汤. 2010

[11]白肉灵芝土传病原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姚春馨,梁明泰,马渊浩,刘家迅,张绍松,陈霞,田果廷. 2022

[12]云南荞麦轮纹病的发生及病原菌鉴定. 卢文洁,孙道旺,何成兴,李春花,王艳青,尹桂芳,王莉花. 2017

[13]云南两个花魔芋主产区软腐病害植株腐烂球茎中的菌群组成及特征. 张绍智,田庆红,董坤,杨丽萍,殷减清,张仲凯. 2024

[14]小粒咖啡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田间抗病性研究. 龙亚芹,段春芳,刘杰,彭海明,申科,王雪松,石华忠,罗梓文,陈雷,李荣福. 2017

[15]云南省马铃薯病害主要病原研究进展. 赵志坚,何云昆,隋启君. 2001

[16]滇龙胆资源家种后灰霉病发生与病原鉴定. 赵振玲,张智慧,张金渝,金航,杨美权,杨维泽. 2010

[17]云南香蕉枯萎病及防治研究进展. 曾莉,郭志祥,番华彩,李洪祥,唐志敏,李雁,杨佩文,白亭亭. 2016

[18]甘蔗宿根矮化病研究进展. 卢文洁,李文风,黄应昆. 2006

[19]云南弥勒甘蔗褐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李婕,李银煳,李庆红,张荣跃,王晓燕,单红丽,黄应昆. 2022

[20]砂仁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研究. 杨明英,李向东,曹继芬,裴卫华,赵志坚,李绍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