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川滇蔷薇的种下分类系统和表型变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旻 1 ; 李慧敏 1 ; 杨维 1 ; 杨锦红 1 ; 陈敏 1 ; 李进昆 1 ; 蹇洪英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关键词: 川滇蔷薇;种下分类;表型变异;单拷贝核基因;形态特征;亲缘关系;地理距离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8 年 08 期

页码: 112-1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明确川滇蔷薇种内的表型变异程度以及基于形态的种下分类系统是否真实反映了其遗传变异,用2个单拷贝核基因(GAPDH和ncp GS)和43个形态特征对川滇蔷薇(来自横断山地区的38个居群及来自安徽的1个居群)进行亲缘关系研究,同时研究其表型多样性和表型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川滇蔷薇是横断山地区的特有种,安徽没有川滇蔷薇分布。分子和形态聚类中川滇蔷薇的居群并没有严格地按照地理距离或4个变种的种下分类系统进行聚类,说明川滇蔷薇的变种不是独立的演化单元,而是对横断山地区复杂多变的生境条件的表型可塑性反应。27个直接数量性状在居群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66.36%,说明居群间的变异是川滇蔷薇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

  • 相关文献

[1]云南川滇蔷薇天然居群表型多样性分析. 向贵生,王其刚,蹇洪英,晏慧君,李树发,张颢,邱显钦. 2018

[2]中甸刺玫和川滇蔷薇的繁育系统比较研究. 伍翔宇,陈敏,王其刚,周宁宁,张婷,晏慧君,邱显钦,李淑斌,张颢. 2014

[3]同质环境条件下滇牡丹表型变异研究初报. 苏泽春,李兆光,薛润光,和桂青,王泽清,和寿莲. 2020

[4]甘蔗野生种滇蔗茅利用研究Ⅲ.滇蔗茅杂种F_1群体的表型变异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陆鑫,刘新龙,毛钧,刘洪博,苏火生,马丽,蔡青. 2013

[5]滇重楼及其近缘种的表型变异与资源评价. 王元忠,沈涛,张金渝. 2021

[6]甘蔗野生种滇蔗茅利用研究Ⅲ.滇蔗茅杂种F1群体的表型变异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陆鑫,刘新龙,毛钧,刘洪博,苏火生,马丽,蔡青. 2013

[7]三七表型变异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沈涛,申仕康,张霁,杨庆,王元忠. 2017

[8]滇西北部分悬钩子属植物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和志娇,和加卫,程在全,杨正松,李燕,杨燕林,杨洪涛. 2011

[9]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大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 周萌,李友勇,孙雪梅,王家金,谢瑾,成浩,汪云刚,刘本英. 2013

[10]几个甘蔗优良品系亲缘关系分析. 刘家勇,陈学宽,符菊芬,吴才文,王建光,杨洪昌. 2003

[11]云南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英文). 刘本英,李友勇,孙雪梅,唐一春,贺巍. 2011

[12]红外光谱对三七及其野生近缘种亲缘关系研究. 李运,王元忠,杨维泽,杨绍兵,张金渝,徐福荣. 2016

[13]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野生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 周萌,李友勇,孙雪梅,王家金,谢瑾,成浩,汪云刚,刘本英. 2013

[14]利用SSR标记研究云南玉米骨干自交系的亲缘关系. 张建华,张金渝,杨晓洪,金航,华秋瑾. 2007

[15]茶组植物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季鹏章,汪云刚,张俊,唐一春,黄兴奇,王平盛. 2009

[16]西双版纳地区糯玉米品种四路糯、小黄糯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金渝,张建华,杨晓洪,王波,金航,华秋瑾. 2007

[17]基于红外光谱法的云南重楼及其近缘种的亲缘关系研究. 吴喆,王元忠,张霁,杨绍兵,张金渝,徐福荣. 2017

[18]基于形态性状的菊属与亚菊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 王江民,陈素梅,滕年军,陈发棣,房伟民,管志勇. 2013

[19]基于ITS序列分析豹子花属与5种百合的亲缘关系. 崔光芬,吴丽芳,吴学尉,张艺萍,王继华. 2008

[20]基于SSR的云南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分析. 王连润,万红,陶磅,陈霞,李坤明,沙毓沧,丁仁展.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