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野生稻资源考察及分布现状分析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作者: ^A戴陆园^B1^D1%^A吴丽华^B2^D1%^A王琳^B3^D1%^A杨庆文^B4^D2%^A汤翠凤^B5^D1%^A余腾琼^B6^D1 1 ;

作者机构: 1.^A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站,昆明市龙头街 650205^D1%^A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北京 100081^D2

关键词: 野生稻分布;云南省;野生稻资源

会议名称: 第一届全国野生稻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

页码: 98-103

摘要: 利用现有资料、采用当地人员参与性考察调查方法,在2002年10月和2003年3月,对云南省玉溪市、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地区和临沧地区16个县(市)的93个野生稻原生境进行了考察核实。发现原先记载的93个野生稻分布点中只有30个点还存在野生稻,同时新发现10个疣粒野生稻分布点。现存野生稻分布点合计40个,其中普通野生稻1个点、药用野生稻2个点和疣粒野生稻37个点。这40个野生稻点分布于6个地区(州、市)16个不同的县(市),其中35个点集中分布在思茅地区、临沧地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2个县(市)。普通野生稻分布点的面积约1300m2.2个药用野生稻分布点的面积均在330m2以下,37个疣粒野生稻分布点的面积变幅较大,从少量几丛到130000m2以上;分布面积不少于6600m2且密度在中等以上的分布点全省只有8个,这8个点中有4个分布在思茅地区的普洱县、墨江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和思茅市,2个点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龙陵县,还有临沧地区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双版纳景洪市各有1个分布点。

分类号: S511.901.9

  • 相关文献

[1]云南省4个州(市)疣粒野生稻的调查、收集与保护. 刘学思,殷富有,张敦宇,熊子璇,刘鑫,李玉琢,李俊,杨顺发,杨和生,白成星,彭钰婷,刘丽,钟巧芳,程在全,肖素勤. 2023

[2]云南野生稻资源及其保护. 肖素勤,殷富有,张绍松,余腾琼,陈玲,柯学,付坚,张敦宇,钟巧芳,李定琴,陈越,孙治旭,岳英,郭顺云,王玲仙,黄兴奇,杨雅云,王波,曾民,李娥贤,程在全. 2017

[3]云南蚕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首要技术障碍. ^A储一宁^B1%^A冉瑞法^B2%^A王燕^B3%^A黄孝俊^B4. 2004

[4]云南三种野生稻原生境伴生植物的调查及比较分析. ^A王琳^B1^D1%^A戴陆园^B2^D1%^A吴丽华^B3^D1%^A杨庆文^B4^D2%^A汤翠凤^B5^D1%^A余腾琼^B6^D1%^A杨晓洪^B7^D3. 2003

[5]云南省立体气候与桑树品种合理选用. 储一宁.

[6]云南省农科院2004~2005季冬作马铃薯育种进展. 隋启君,白建明,杨万林,杨丽英. 2005

[7]云南省最早的蚕丝股票和蚕种检验合格证标签. ^A储一宁^B1%^A黄孝俊^B2. 2004

[8]加快推进云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研究. 陈良正,王云美,冯露,董晓波,罗雁,袁媛,李学林. 2013

[9]云南红花的研究进展. 胡学礼,胡尊红,杨谨,王沛琦,郭丽芬,刘旭云,李建增. 2018

[10]智墒在云南省农业用水效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曹言,王杰,张雷,宋兆鹏,李建查,戚娜. 2018

[11]云南省不同生态区糯玉米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变化与多样性. 隆文杰,武晓阳,周国雁,陈丹,伍少云,蔡青. 2019

[12]云南省近年审定鲜食玉米品种的主要性状分析. 冯素芬,刘元剑,许蕊淇,张薇. 2022

[13]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Ⅺ:稻资源耐旱性多样性分布. 杨超振,苏艳,陈晓艳,曹永生,杨忠义. 2018

[14]云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毕亚楠,汪禄祥. 2020

[15]云南省3个咖啡产区小粒咖啡病虫害危害调查分析. 付兴飞,李贵平,黄家雄,程金焕,吕玉兰,李亚男,武瑞瑞,胡发广. 2020

[16]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丁明亮,周国雁,方艺瑾,李晓华,乔玲,刘琨,伍少云,李绍祥,郑军,杨木军. 2020

[17]云南省地方稻种资源研究进展. 赵才美,程在全,殷富有,李定琴,陈玲,钟巧芳,肖素勤,陈越,王波,黄兴奇. 2020

[18]省茶科所改革二十年成就回顾. 李冬. 2000

[19]云南大叶茶资源的机能性物质分析及优异种质筛选. 王家金,谢瑾,刘本英,段志芬,宋维希,汪云刚,马玲. 2012

[20]2000-2019年云南省蔬菜增产时空分异与贡献因素分析. 毛昭庆,陈良正,董晓波,李梁.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