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段玉云
作者: 段玉云 1 ; 董坤 2 ; 李娥贤 3 ; 万涛 1 ; 卢俊 1 ; 曾黎琼 4 ; 潘开华 3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处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富源魔芋研究所
4.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魔芋;钾肥;生理特性;作物产量
会议名称: 2015年中国魔芋产业发展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中国魔芋协会
页码: 00000096-00000102
摘要: 本论文采用大棚盆栽试验,研究钾水平对富源花魔芋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对认识魔芋钾营养吸收利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从本项研究可以看出,未施钾处理魔芋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比其它处理要快,可见,施用适当钾肥能防止魔芋叶片早衰,以至于提高了魔芋球茎的产量。
分类号: S632.3:S606.2
- 相关文献
[1]夏播玉米平衡施肥实践. 郭云周,涂仕华,刘建香,张国建,吴杏红,杨袁刚. 2013
[2]低温胁迫对魔芋种球淀粉含量、萌发率及产量的影响. 吴康,包晓鹏,王莹,卢俊,彭磊. 2011
[3]魔芋主芽带蒂繁殖试验初报. 姚国飞,夏让学,杨文昌,焦亚,董坤,卢俊. 2011
[4]不同节令采收对魔芋产量的影响试验. 赵琴,卢荣才,潘开华,卢俊. 2015
[5]免耕生草对云南高原魔芋地温时空变化的影响. 董广平,卢俊,彭磊. 2011
[6]富源特色农业魔芋栽培的气候环境分析. 郭菊馨,张精华,卢俊,王云. 2008
[7]种球包衣剂防治魔芋软腐病试验研究. 杨群辉,何翔,杨佩文,毕云青,张庆,曾波,任思宇,施竹凤,杨明英,谢美华. 2020
[8]花魔芋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分离及分析. 魏环宇,魏薇,杨敏,裴卫华,赵建荣,钟宇,刘佳妮,陈泽斌,陈海如,余磊. 2019
[9]云南省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段玉云,杨自光,周晓罡,汉瑞林,姚春馨,陈祥金,曾黎琼. 2020
[10]生物多样性防控魔芋软腐病. 卢俊,彭磊,董坤,高祥伍,焦亚,吴康,方顺权,赵琴,董稳书. 2011
[11]魔芋套种绿肥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胜,卢俊,王片吉. 2016
[12]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魔芋产业的发展优势与策略. 曾黎琼,武卫,段玉云,董坤,李娥贤. 2012
[13]魔芋花粉生活力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李勇军,尹桂芳,马继琼,陈建华,王玲. 2012
[14]珠芽类魔芋新品种‘兴迈4号’. 李勇军,李维祥,熊正伟,汪义华,丁铭. 2022
[15]魔芋品质分析方法研究. 尹桂芳,孙道旺,卢文洁,王艳青,王玲,王莉花. 2020
[16]魔芋栽培的用种类型与产量的关系分析. 李胜,卢俊,李萍仙,王片吉,李玲. 2014
[17]中缅边境地区稀有魔芋品种资源研究初探. 张东华,汪庆平. 1998
[18]利用组织培养成芋技术快速构建魔芋杂交品系的探索. 马继琼,尹桂芳,孙道旺,杨奕,王玲. 2016
[19]15份魔芋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和ISSR分析. 董坤,陈玲,卢俊,张晓玲,郑立飞,杨柱琼,余学堂,曾黎琼. 2021
[20]富源县魔芋软腐病害发生规律与症状表现调查报告. 李胜,卢俊,李萍仙,王片吉,李玲,曾黎琼.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021~2023年中国蜂蜡进出口贸易情况
作者:杨林富;姜武韬;胡百顺;陆丝丝;邓尚靠;田亚凯;周丹银;董坤;龚雪阳
关键词:蜂蜡;进口;出口;贸易
-
类黄酮3′-羟化酶及其在大麦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炜;景兴怀;杨涛;陈佳;普晓英;杨晓梦;李娥贤;李霞;杨丽娥;曾亚文
关键词:类黄酮3′-羟化酶(F3′H);黄酮;代谢;大麦(Hordeum vulgare L.)
-
花魔芋软腐病原真菌分离鉴定
作者:李竹梅;董坤;张延安;高永;陈弘;方萍萍;雷红仙;卢小倩;褚洪龙
关键词:花魔芋;软腐病;病原真菌;系统发育分析;致病性
-
云南两个花魔芋主产区软腐病害植株腐烂球茎中的菌群组成及特征
作者:张绍智;田庆红;董坤;杨丽萍;殷减清;张仲凯
关键词:花魔芋;宏基因组;软腐病;病原菌;微生物群落
-
滇魔芋与南蛇棒种间杂交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殷斯;董坤;袁晶晶;高永
关键词:滇魔芋;南蛇棒;杂交种;SSR标记
-
灵芝β-葡寡糖体外抗炎活性及机制探究
作者:姜斯琪;张劲松;冯杰;李树红;李娥贤;刘利平;刘艳芳
关键词:灵芝;β-葡寡糖;CACO-2细胞;抗炎;NF-ΚB信号通路
-
白肉灵芝'云灵3号'选育
作者:吴晓蕖;刘艳芳;张劲松;何俊;李树红;李娥贤
关键词:白肉灵芝;选育;品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