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师宗县烟区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田间试验效果比较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朱元

作者: 朱元 1 ; 吴剑 1 ; 曾嵘 2 ; 赵友谊 1 ; 王燕 3 ; 陈宗麒 3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曲靖市烟草公司师宗分公司,师宗655700

2.云南省烟草公司曲靖市公司,曲靖655000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研究所,昆明 650205

关键词: 烟草害虫;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田间药效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00000287-00000289

摘要: 2011年在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烟草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示范区内选用赤眼蜂生物防治和化学杀虫剂防治烟草主要害虫(烟青虫、斜纹夜蛾等)的对比研究.烟青虫为害高峰期为6月下旬和7月中旬.防治前期调查:生防区和化防区最高虫量都为6头/百株.试验处理分别施用农药(2.5%敌杀死乳油)和释放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 Vigg(i)an(i)),7月初分别调查生防区和化防区烟青虫均被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释放赤眼蜂可以达到与喷施杀虫剂相近的效果,每百株虫量2头.7月中旬再次调查,生防区烟青虫为1头/百株,而化防区达到施药前的水平,达6头/百株,究其原因认为:施用农药造成天敌的死亡,使得烟青虫田间失去自然控制因子,导致在7月中旬田间烟青虫种群数量回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赤眼蜂的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初期能达到相似效果,但释放赤眼蜂在田间能对害虫种群有持续控制的效果.由此表明,选用生物防治能达到对害虫的经济、安全和持续有效的控制效果,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无公害烟叶品质,值得推广使用.

分类号: S435.72

  • 相关文献

[1]云南"双高甘庶"病虫害综合防治. 黄应昆,李文凤. 2004

[2]大蜡螟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概述. 杨爽,张学文,宋文菲,苗春辉,赵慧婷,姜玉锁. 2016

[3]新磷氮霉素A对几种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张焱珍,浦勇,肖志新,冯继明,杨佩文,尚慧,周会明,李家瑞. 2014

[4]天然除虫菊素对烟草蚜虫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田育天,闫克玉,何成兴,罗雁婕,浦恩堂,吴文伟. 2011

[5]嘧菌酯与三唑类农药复配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 尹可锁,郑毅,常仕代,李福忠,李迅东. 2013

[6]单端孢菌素对几种作物病原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杨佩文,番华彩,郭志祥,白亭亭,金桂梅,孟良,李元广,曾莉. 2015

[7]常用杀虫剂对滇西南稻区白背飞虱种群的室内和田间药效评价. 金灿,杨林仙,罗茜艳,陆静,崔凯,赵亚梅,尹定云,李向永,刘莹,赵雪晴,谌爱东,尹艳琼. 2024

[8]不同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药效. 赵雪晴,马娇,陈福寿,谌爱东,谭友,李向永,吴彬,李勤伟,王燕. 2019

[9]有机硅助剂配合化学农药防治甘蔗螟虫的田间效果. 罗志明,尹炯,邓军,李俊. 2021

[10]烟草接种赤星病后细胞病变及化学防治时期研究. 陈惠明,张仲凯,方琦,刘敬业. 1998

[11]云南省桑园内茶黄螨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杜伟,储一宁,李腾芳,陈松,姚丽萍,黄平. 2013

[12]大白菜根肿病化学防治技术. 尚慧,杨佩文,董丽英,刘树芳,俞华根,李家瑞. 2009

[13]薇甘菊防除后抑制其再次入侵的几种防治措施初探. 徐高峰,岳英,申时才,郭晋,金桂梅,张付斗,张玉华. 2017

[14]西伯利亚龟象生活史及田间化学防治试验初报. 孟焕文,东保柱,王莉花,周洪友,张笑宇. 2014

[15]几种杀菌剂对荞麦茎溃疡病菌的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 郭婷,刘雨薇,吴进蓉,班瑞娟,岳文冉,李哲,王莉花,张笑宇. 2024

[16]高原生态蔗区甘蔗螟虫猖獗原因与防治对策. 罗志明,李文凤,黄应昆,王晓燕,王明强,卢文洁. 2009

[17]五种药剂对烟草普通花叶病的防效评估. 李明菊,毕云青,李萍. 2000

[18]云黄连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控措施. 毕云青,赵振玲. 2018

[19]益蝽对草地贪夜蛾高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和捕食行为观察. 唐艺婷,王孟卿,陈红印,王燕,张红梅,陈福寿,赵雪晴,张礼生. 2019

[20]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能力. 王燕,张红梅,尹艳琼,李向永,赵雪晴,唐艺婷,王孟卿,谌爱东,陈福寿,张礼生.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