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热区制种花椰菜病虫草害防控技术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苏银玲

作者: 苏银玲 1 ; 杨长楷 1 ; 麻继仙 1 ; 杨子祥 1 ; 木万福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花椰菜;膜下滴灌;耕作制度;覆膜模式;拉线立株;病虫害防治;草害防治

会议名称: 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

主办单位: 云南省科协

页码: 00000523-00000525

摘要: 为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强度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与品质及效益,通过3年在干热河谷区元谋花椰菜制种基地的不同栽培技术生产模式研究观察,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防治技术来控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其中,采用膜下滴灌不仅可以做到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的控制,也大大降低了病害的发生、流行,特别是土传病害。对于害虫的防治,膜下滴灌可将药剂通过土壤后经植株吸收而达到防治害虫,具有较好的隐蔽施药效果,对害虫天敌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良好耕作制度不仅可增加其产量和产值还可有效减轻病虫、杂草危害,节省农药等费用。覆双面黑白膜不但改善了花椰菜的生长环境,还可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和蚜虫等有害生物的滋生,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花椰菜授粉后随着荚果的膨大,植株易倒伏,多数枝条常下垂于沟内,造成下半部分通风透光性能差。这不仅造成田间操作困难、种子饱满度和色泽差,还易致使植株感染软腐病和菌核病。由于授粉后较难立,枝条易折断,所以在植株开花后应及时拉线立株。拉线时适当放松,因为过紧枝条收拢,蜜蜂不能有效授粉,影响结荚、结籽,而谢花后可把线绷紧。若种植双收种,拉线立株还可将父、母本分开,防止混杂。

分类号: S635.3

  • 相关文献

[1]云南农田蓼科杂草一新分布种. 赵国晶,郭怡卿. 1989

[2]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花椰菜种质矿质元素含量评价. 袁建民,何璐,木万福,麻继仙,孔维喜,杨晓琼,许智萍. 2020

[3]松散型花椰菜新品种‘云松花1号’. 杨龙,李易蓉,苏银铃,汪铃敏,陈光平,麻继仙,唐正富,但忠,木万福. 2019

[4]番茄、花椰菜水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苏银玲,杨子祥,麻继仙,但忠,杨龙,李易蓉,木万福. 2015

[5]种植方式对花椰菜蜜蜂授粉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 麻继仙,杨长楷,杨龙,张志星,但忠,木万福. 2015

[6]水溶性肥料对花椰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陈艺齐,但忠,杨红钧,陈蕊,彭子芸,钱敏. 2013

[7]滇中地区秋季花椰菜品种比较试验. 龚亚菊,鲍锐,黎志彬,黄文静,李青云,刘发伦,钟利. 2010

[8]不同播期对西南地区花椰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杨龙,邓红山,但忠,杨长楷,张志星,王文学,木万福. 2015

[9]云南干热区花椰菜菌核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杨子祥,苏银玲,麻继仙,但忠,杨龙,蒋红平,木万福. 2015

[10]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花椰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研究. 杜彩艳,段宗颜,胡万里,陈宝红,陈拾华,孔令明. 2008

[11]花菜类杂交种纯度鉴定SSR核心引物筛选. 丁燕,木万福,杨龙,张鹏,管俊娇. 2021

[12]花椰菜雄性不育系组培快繁及无糖培养技术. 吴丽芳,蒋亚莲,张艺萍,崔光芬. 2009

[13]不同基因型花椰菜通用再生体系的构建. 汪玲敏,但忠,麻继仙,木万福,杨龙,李易蓉,苏银玲,唐正富. 2020

[14]花椰菜中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两种农药残留的分离测定. 梅文泉,黎其万,佴注. 2004

[15]DNA甲基化抑制剂5-azaC对花椰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袁建民,木万福,麻继仙,杨龙,李易蓉,但忠,苏银玲. 2018

[16]氮肥用量对膜下滴灌冬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李燕山,肖石江,王晓瑞,梁淑敏,高森,普红梅,张磊,吴琼芬,隋启君. 2020

[17]膜下滴灌不同灌水量对冬季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燕山,许世坤,白建明,谢富生,普红梅,季寿堂,隋启君. 2015

[18]元谋干热河谷膜下滴灌农田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李建查,史亮涛,潘志贤,王杰,岳学文,张雷,何光熊,樊博,方海东. 2017

[19]冬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研究. 肖石江,吴琼芬,梁淑敏,普红梅,邵艳,高森,季寿堂,隋启君,李燕山. 2018

[20]不同灌水量对膜下滴灌冬马铃薯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燕山,白建明,许世坤,普红梅,王云华,季寿堂,谢富生,隋启君.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