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省水稻生产现状及绿色发展对策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DENG Anfeng

作者: DENG Anfeng 1 ; 邓安凤 1 ; 杨从党 2 ; YANG Congdang 1 ; LUO Jun 1 ; 罗俊 1 ; LI Guiyong 2 ; 李贵勇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昆明650200

2.云南省开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开远661600

关键词: 水稻;种植制度;品种选育

会议名称: 全国第十八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工程院`广西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083-00000088

摘要: 云南是农业大省,水稻是云南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针对水稻生产中存在的“生产成本快速增长、成本利润率快速下降、种稻效益低下、稻米自给率较低、品牌影响力不够、优质多抗高产品种供给不足、水稻机械化程度较低、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和施肥技术欠缺”等一系列制约水稻绿色发展的瓶颈,从“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提高种稻比较效益,加大绿色高效的优质多抗高产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研究与应用全程机械化技术、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和稻田种养结合技术”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确保云南稻米安全,打造云南高原特色的绿色稻米产业,促进云南水稻产业的绿色持续稳定发展.

分类号: S511.04

  • 相关文献

[1]水稻耐储藏种质创新及相关技术研究. 吴跃进,张瑛,卢义宣,吴敬德,吴先山,余增亮. 2004

[2]云南腾冲“烟—玉—油”一年三熟生产技术及其应用. 李淑琼,余绍伟,段正培,符明联. 2014

[3]云南彩色食用花生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开发. 原小燕,刘珏,苏世强,舒兴香,刘和湖,普兴林,张玉松,张立帆,何柳,林安松,赵凯琴,何晓莹,符明联. 2023

[4]云荞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莉花,王艳青,卢文洁,隆文杰,雷涌涛. 2012

[5]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进行雄蚕品种选育的方法研究. 廖鹏飞,白兴荣,董占鹏,何克荣,祝新荣,柳新菊. 2009

[6]长粒香型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云粳39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朱振华,袁平荣,刘慰华,寇姝燕,邹茜,赵国珍,苏振喜,陈于敏,黄望启. 2016

[7]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研究进展. 谭静,陈洪梅,徐春霞,黄云霄,吕洪斌,汪燕芬. 2006

[8]植物新品种茶树云茶香1号的选育. 包云秀,田易萍,梁名志,陈春林,邓少春,刘本英,徐丕忠,李云娜. 2019

[9]云南省冬季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杨万林,隋启君. 2003

[10]关于还原糖作为甘蔗品种选育重要指标的探讨. 李复琴,李文风,杨华. 2009

[11]香软米新品种云粳29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陈于敏,胡家权,刘慰华,王月英,赵国珍. 2013

[12]云南高寒地区夏播油菜发展建议. 王汉中,李根泽. 2014

[13]高香优质红茶杂交新品种云茶红1号的选育. 包云秀,梁名志,陈春林,邓少春,田易萍,杨兴荣,解星云,徐丕忠. 2015

[14]矾根主要品种的叶色表型性状分析. 宋杰,郑天锐,陆琳,解玮佳,李世峰,彭绿春,蔡艳飞,李树发. 2020

[15]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当前农家保护的稻、麦、玉米地方品种多样性. 徐福荣,杨雅云,张恩来,阿新祥,汤翠凤,董超,张斐斐,刘旭,戴陆园. 2012

[16]油梨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董美超,李进学,岳建强,郭俊,刘鹏飞,高俊燕. 2016

[17]优质粳稻新品种“云粳19号”的选育栽培技术及育种体会. 陈于敏,陈亮新,丁明亮,朱振华,苏振喜,世荣,袁平荣,邹茜,寇姝燕,刘慰华,赵国珍. 2013

[18]优质香型粳稻新品种云粳4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赵国珍,陈于敏,刘慰华,吴志刚,世荣,袁平荣,苏振喜,朱振华. 2023

[19]澳洲坚果起源、育种及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杨帆,付小猛,陶亮,杨虹霞,唐少平,周先艳,董美超,周东果. 2023

[20]红花新品种云红九号和云红十号的选育及品种特性研究. 胡尊红,王沛琦,刘旭云,王硕,胡学礼,杨谨.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