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干热籼稻区水稻高产形成规律及群体质量指标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XIA Qiongmei

作者: XIA Qiongmei 1 ; 夏琼梅 2 ; 黄庆宇 3 ; HUANG Qingyu 1 ; BAI Xiulan 1 ; 白秀兰 4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昆明650200

2.云南省永胜县涛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永胜674205

3.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景洪666100

4.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

关键词: 籼稻;高产栽培;作物产量;群体质量;云南干热地区

会议名称: 全国第十七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工程院`安徽省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115-00000118

摘要: 为鉴定杂交籼稻组合在云南干热籼稻区种植的产量潜力,研究不同产量水平水稻产量形成规律及群体质量指标,选用大面积生产应用的6个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进行了比较试验,并根据当地水稻生产特点制定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显示,广优1186、德优4727、两优2186、宜优673、两优2161、宜香3003产量分别为15.65、15.29、15.19、15.18、14.89和13.95t/hm2.为更好的分析水稻高产形成规律,将6个品种产量划分为高产(13.0~14.0t/hm2)、更高产(14.0~15.0t/hm2)、超高产(15.0~16.0t/hm2)3个不同产量水平.超高产水稻较更高产水稻有效穗数提高10.25%,较高产水稻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分别提高32.13%、35.69%、12.50%;超高产水稻高峰苗数较更高产、高产水稻分别低10.32%和30.02%;成穗率随着产量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超高产水稻齐穗期总LAI为7左右,高效叶面积率70%左右.颖花量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超高产水稻实粒/叶、粒重/叶较高产水稻分别增加20.00%和25.54%.超高产水稻齐穗期、成熟期、齐穗至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较高产水稻分别提高11.70%、11.96%和12.35%.

分类号: S511.210.48

  • 相关文献

[1]氮肥减量后移对云南高原水旱轮作下粳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夏琼梅,胡家权,董林波,钱文娟,何永福,李贵勇,龙瑞平,朱海平,杨从党. 2020

[2]云南干热籼稻区水稻高产形成规律及群体质量指标研究. 夏琼梅,黄庆宇,白秀兰,李贵勇,龙瑞平,朱海平,邓安凤,刘吉新,杨从党. 2017

[3]秸秆还田提高水稻-油菜轮作土壤固氮能力及作物产量. 张丹,付斌,胡万里,翟丽梅,刘宏斌,陈安强,盖霞普,张亦涛,刘剑,王洪媛. 2017

[4]基于整合分析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对有机肥施用的响应特征. 莫艳芳,申云鑫,贺彪,施竹凤,唐加菜,杨童雨,翟恒,韩天华,陈齐斌,杨佩文. 2024

[5]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与土壤环境的影响. 张丹,王洪媛,胡万里,杨虎德,徐钰,马兴旺,赵沛义,刘宏斌. 2017

[6]云南滇中地区钾肥肥效研究初报. 苏帆,洪丽芳. 1990

[7]关于亚洲栽培稻演化的探讨. 张尧忠,徐宁生. 1995

[8]亚洲稻籼粳中间型问题的讨论. 张尧忠,贺庆瑞. 1990

[9]不同生态型低AC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研究. 邹茜,邵源梅,黄平,李华慧,辜琼瑶,郭咏梅,李少明. 2019

[10]云南地方籼粳稻稻瘟病抗性和农艺性状差异分析及优异稻种筛选. 杨楠,陈恺茜,杨勤忠,唐文强,张文龙,何平,杨暮英,李勇成,韩光煜. 2021

[11]云南不同亚种优质稻蒸煮食味品质及RVA谱特征值分析. 浦秋红,李婷婷,王明艳,刘慰华,邹茜,苏振喜,陈越. 2023

[12]不同类型水稻杂交组合的花药培养力差异成因初探. 张尧忠,杜彬,贺庆瑞,陈秀华. 1992

[13]籼稻品种成恢448遗传背景下Ac/Ds基因遗传分析. 王炎炎,孙一丁,李潘明,许明辉. 2013

[14]籼型抗病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19 A的选育. 李华慧,刘晓利,涂建,黄平,奎丽梅,谭春艳,王建军,卢义宣,辜琼瑶. 2017

[15]广适应性籼稻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于洋,张业胜,董扬,万雯婷,李丽娟,张静,李琼,胡凤益. 2011

[16]苗床培肥和播种量对不同秧龄机插杂交籼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朱丽芬,李能早,帕三石,谢云玲,赵丽娟,康玲会,夏琼梅,朱海平,陈明艳,尹娇,杨从党,李贵勇,龙瑞平. 2018

[17]苗床培肥和播种量对不同秧龄机插杂交籼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朱丽芬,李能早,帕三石,谢云玲,赵丽娟,康玲会,夏琼梅,朱海平,陈明艳,尹娇,杨从党,李贵勇,龙瑞平. 2018

[18]栽培稻种间杂种营养优势研究. 胡凤益,陶大云,杨友琼,徐鹏,李静,周家武. 2002

[19]籼型节水抗旱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22A的选育及繁种技术. 辜琼瑶,刘晓利,涂建,黄平,谭春艳,王建军,奎丽梅,卢义宣,李华慧. 2017

[20]模糊隶属函数值法研究云南籼稻核心种质BC_3F_2不同群体间耐低磷差异. 杜娟,曾亚文,杨树明,普晓英,杨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