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邓安凤
作者: 邓安凤 1 ; DENG Anfeng 1 ; YANG Congdang 2 ; 杨从党 2 ; CHEN Qinghua 2 ; 陈清华 3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昆明650200
2.云南省宜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宜良652100
3.云南省宜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
关键词: 直播稻;施肥方式;种植密度;作物产量;光合物质生产
会议名称: 全国第十七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工程院`安徽省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123-00000129
摘要: 以常规粳稻品种云粳41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密度下水稻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和分次施用尿素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施肥方式对不同密度下直播稻的产量性状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方式下,密度相同时,分次施肥的处理比控释肥一次性基施的处理和不施肥对照增产,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分次施肥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控释肥一次性基施的处理;在相同氮肥条件下,直播稻产量随着直播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以基本苗2万/667m2的处理产量最高,6万/667m2的处理产量居中,10万/667m2的处理产量最低.(2)在施用控释肥的处理中,密度相同时,增加施氮量能够显著提高直播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施氮量相同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每穗颖花数刚好相反.单位面积颖花量和实际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形成适宜穗数的基础上提高每穗颖花量,从而增加单位面积的颖花量是提高直播稻产量的主要途径.(3)当密度相同时,抽穗至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群体叶面积和总颖花数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本试验中,以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核心的分次施肥A1RPQ4处理的群体结构优于其他处理,群体茎蘖消长动态最为平稳,抽穗期至成熟期的总干物质积累量、颖花/叶比和粒质量/叶比最大,产量最高,达到875.14kg/667m2.
分类号: S511.062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肥方式对不同密度下直播稻的产量及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邓安凤,杨从党,陈清华,施云,陈跃楷,李丛英,徐世林,毛桂祥,李贵勇,夏琼梅,朱海平. 2017
[2]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指数的影响. 崔日鲜,梁淑敏,韩伟,杨锦忠. 2017
[3]洱海流域长期不同施肥对菜田温室气体和氨挥发的影响. 徐卓颖,续勇波,白采禾,雷宝坤. 2024
[4]微生物肥不同施肥方式对魔芋产量的影响试验. 殷减清,高祥伍,王祥德. 2012
[5]秸秆还田提高水稻-油菜轮作土壤固氮能力及作物产量. 张丹,付斌,胡万里,翟丽梅,刘宏斌,陈安强,盖霞普,张亦涛,刘剑,王洪媛. 2017
[6]基于整合分析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对有机肥施用的响应特征. 莫艳芳,申云鑫,贺彪,施竹凤,唐加菜,杨童雨,翟恒,韩天华,陈齐斌,杨佩文. 2024
[7]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与土壤环境的影响. 张丹,王洪媛,胡万里,杨虎德,徐钰,马兴旺,赵沛义,刘宏斌. 2017
[8]云南滇中地区钾肥肥效研究初报. 苏帆,洪丽芳. 1990
[9]种植密度与肥料配比对‘云油杂12号’相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田正书,赵凯琴,贺斌,张云云,董云松,铁琳梅,刘亚俊,刘应楠,谷源,符明联. 2018
[10]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早熟高糖甘蔗‘云蔗05-5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俞华先,经艳芬,安汝东,郎荣斌,边芯,周清明,田春艳,孙有芳,桃联安. 2018
[11]种植密度对‘云荞1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李春花,王艳青,卢文洁,王莉花. 2015
[12]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白城地区苦荞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春花,加央多拉,王春龙,田娟,孙墨可,董玉迪,郭来春,魏黎明,程微娜,李玉明,尹桂芳,任长忠. 2021
[13]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适宜栽培密度和肥料施用量研究. 杨少华,康平德,郭承刚,陈翠,袁理春,苏有波,徐中志. 2011
[14]间作带型、宽窄行与密植对玉米和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原小燕,张云云,符明联,陆建美,王建丽,罗金超,刘珏,赵凯琴,田正书. 2018
[15]不同品种、密度、施氮量、播种方式对糯高粱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艳军,刘佳,张钟,张翠萍,李建增,胡选江,施立安,高玉玺,罗磊,蔡述江,李怀红,饶敏. 2023
[16]不同种植密度和栽培管理对辣木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德,龙会英,郑益兴,张燕平. 2014
[17]云南杂交油菜适宜种植密度及化肥用法用量研究. 符明联,原小燕,汪铭,凌青,杨进成,贺斌,彭识,文和明,杨和团,李根泽. 2011
[18]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荞麦田杂草及荞麦产量的影响. 李春花,孙道旺,何成兴,王艳青,卢文洁,尹桂芳,肖卿,王莉花. 2018
[19]水分和种植密度对干热河谷车桑子生长性状及种内相互关系的影响. 王雪梅,闫帮国,史亮涛,刘刚才. 2020
[20]不同密度与施肥水平对玛咖产量的影响. 李国庆,郭承刚,杨少华,薛润光,和寿星,赵菊.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云南不同海拔高度籼稻产量差异形成分析
作者:夏琼梅;岩三胆;卓晓芳;龙瑞平;朱海平;李贵勇;杨久;杨从党
关键词:籼稻;海拔高度;气象因子;产量差异
-
薯-稻轮作模式下播种密度对旱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者:朱海平;王耀伟;欧阳怡平;李贵勇;李如会;田淑玲;李秉菊;杨从党
关键词:水稻;旱直播;密度;产量;干物质转运
-
性诱剂和赤眼蜂防控云南保山水稻二化螟田间试验
作者:秦得强;吴永丽;李贵勇;杨从党;罗雁婕;沈云峰;何成兴;吴文伟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生物防治;性信息素;赤眼蜂
-
云南旱直播稻田土壤封闭除草剂的筛选
作者:朱海平;王耀伟;李如会;田淑玲;欧阳怡平;李秉菊;杨从党
关键词:水稻;除草剂;除草效果;产量;效益
-
大蒜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培肥和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贵勇;朱海平;夏琼梅;龙瑞平;邓安凤;杨久;朱建宇;杨从党
关键词:大蒜秸秆还田;土壤培肥;杂交水稻;产量
-
杂交玉米良禾367不同叶龄施氮效应研究初探
作者:罗萍;刘曜榕;王怀义;滕松;高永贵;岳超;杨从党;李刚华
关键词:良禾367玉米;叶龄模式;精确定量施氮技术;产量;产值
-
水旱轮作下穗肥氮用量对机插粳稻生长特性及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龙瑞平;张朝钟;戈芹英;万卫东;王勤;李贵勇;夏琼梅;朱海平;杨从党
关键词:水旱轮作;水稻;穗氮;群体特征;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