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稻-鱼-鸭共育模式的生态功能及在云南的应用前景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赵雪晴

作者: 赵雪晴 1 ; 田维逵 2 ; 赵秀兰 3 ; 尹艳琼 4 ; 李向永 1 ; 谌爱东 2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

2.农业部昆明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试验站,云南昆明650205

3.勐海县植保植检站,云南勐海666200

4.沧源县植保植检站,云南沧源677400

关键词: 水稻;稻-鱼-鸭共育模式;生态功能;病虫草害;综合治理

会议名称: 云南省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云南省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00000011-00000015

摘要: 文章在查阅前人研究报道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稻-鱼-鸭共育模式的应用现状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稻-鱼-鸭共育模式的生态功能、控害机理、增值效应及其在云南省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云南省稻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为稻田实现农药化肥减投减量,提高稻田产出寻查技术支持.

分类号: S511.05

  • 相关文献

[1]花蜜化学成分及其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卿卓,苏睿,董坤,和绍禹. 2014

[2]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功能评价——以元谋小流域典型模式为例. 纪中华,方海东,杨艳鲜,潘志贤,沙毓沧. 2009

[3]浅谈桑树资源的开发利用. 李玲利,杨卫. 2010

[4]灯盏花内生真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预测. 赵祎,石瑶,汤雯婷,李海燕. 2023

[5]临沧南华糖业公司蔗区甘蔗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与防控对策. 李文凤,罗志明,黄应昆,徐宏,尹炯,毛永雷,张荣跃,吉学进. 2015

[6]浅谈云南甘蔗“三高”栽培中的病虫草害防治体系建设. 张跃彬,刘少春. 2000

[7]云南夏大豆主要病虫草害种类及发生特点. ZHAO Yin-yue,赵银月,WANG Tie-jun,王铁军,GENG Zhi-de,耿智德,ZHANG Lian-zhi. 2012

[8]临沧南华糖业公司蔗区甘蔗主要病虫草的发生为害与防控对策. 李文凤,LI Wen-feng,LUO Zhi-ming,罗志明,黄应昆. 2014

[9]豆科牧草和灌木在元谋干热河谷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 龙会英,金杰,张德,史亮涛,张明忠,朱红业. 2010

[10]芒果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王万东,刘光华,尼章光,罗心平,俞艳春. 2008

[11]云南红壤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 米艳华,潘艳华,沙凌杰,郭玉蓉,李金城,张晓林. 2006

[12]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研究进展. 杨佩文,李家瑞,杨勤忠,王群,曾莉,梁谊. 2002

[13]云南水稻定量促控栽培技术简介. 杨从党,李贵勇,夏琼梅,龙瑞平,邓安凤,刘吉新. 2013

[14]滇南稻作系统蝽类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张立敏,陈斌,李正跃,杨韶松,吴海波. 2011

[15]普通野生稻栽培稻杂交后代白叶枯病抗性评价. 殷富有,张敦宇,叶玉,郭恰卿,付坚,王玲仙. 2012

[16]低磷胁迫下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植株干重的地理生态研究. 申时全,曾亚文,普晓英,杜娟,李绅崇. 2004

[17]水稻矮缩病毒云南、浙江分离株侵染水稻植株的细胞病理比较研究. 张仲凯,方琦,魏春红,丁铭,董家红,俞立,李毅. 2005

[18]云南稻核心种质的磷高效特性及其地理分布. 曾亚文,申时全,赵常美,普晓英,杨晓娟,杜娟. 2004

[19]云南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 杨从党,李刚华,戈芹英,丁玉清,李贵勇,徐世林,朱丽芬,任效忠,董广. 2007

[20]云南省水稻抗旱减灾栽培技术. 吴叔康,熊洪,卢义宣.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