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对家蚕海龟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朱峰

作者: 朱峰 1 ; 高建华 1 ; 张永红 1 ; 肖圣燕 1 ; 邵榆岚 1 ; 唐芬芬 1 ; 白兴荣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661101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感染;海龟蛋白;基因表达

会议名称: 中国蚕学会蚕种分会全国蚕种生产经营经验交流暨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蚕学会

页码: 00000136-00000146

摘要: 目的:家蚕微粒子病由家蚕微孢子虫(Nosemabombycis)感染而引起,其作为蚕桑产业生产中家蚕的重要疫病,一直是蚕种生产和家蚕大面积饲养中的重大安全隐患.本研究旨在阐明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对家蚕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家蚕海龟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为揭示家蚕微孢子虫的侵染机制打下基础. 方法:结合软件预测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家蚕海龟蛋白3种亚型Bmtutl-464、Bmtutl-519和Bmtutl-810的序列结构特征做了进一步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后12h、24h、48h、72h、96h和120h,家蚕中肠、血液与脂肪体组织中Bmtutl-464、Bmtutl-519、Bmtutl-810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3种家蚕海龟蛋白亚型的二级结构均主要由无规则卷曲、α螺旋、β转角和延伸链组成,其中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最高.Bmtutl-464含有2个IG结构域、2个IGc2结构域、4个二硫键与10个蛋白结合位点.Bmtutl-519含有2个IG结构域、3个IGc2结构域、5个二硫键与12个蛋白结合位点.而Bmtutl-810除含有2个IG结构域、3个IGc2结构域、5个二硫键与11个蛋白结合位点之外,还拥有2个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1个跨膜结构域和2个多核苷酸结合位点.表明这3种家蚕海龟蛋白亚型的生物学功能存在差异.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感染家蚕微孢子虫后,家蚕中肠、血液与脂肪体组织中Bmtutl-464、Bmtutl-519和Bmtutl-810基因的整体表达水平处于被抑制状态,尤其在脂肪体中最为明显.脂肪体中Bmtutl-519和Bmtutl-810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家蚕后的72h开始受到显著抑制,特别是Bmtutl-519基因,其相对表达水平受抑制程度均在20倍以上. 结论:3种家蚕海龟蛋白亚型的序列结构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在一定程度抑制了家蚕中肠、血液与脂肪体组织中Bmtutl-464、Bmtutl-519和Bmtutl-810基因的表达,尤其是蛋白亚型Bmtutl-519.说明与其它两种家蚕海龟蛋白亚型相比,Bmtutl-519蛋白可能在家蚕微孢子虫侵染宿主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分类号: S884.2

  • 相关文献

[1]BmNPV对家蚕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的影响. 唐芬芬,杨伟克,朱峰,邵榆岚,张永红,白兴荣. 2019

[2]BmNPV侵染对家蚕β-N-乙酰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其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杨伟克,张露斯,范永慧,刘增虎,唐芬芬. 2024

[3]阳离子脂质体转染家蚕培养细胞的技术体系研究. 潘敏慧,刘敏,刘佳,杜娟,张春东,鲁成. 2008

[4]添食枯草芽孢杆菌对家蚕生长与生产性能的影响. 罗智明,张一川. 2013

[5]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对家蚕海龟蛋白(Bmtutl)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朱峰,高建华,张永红,肖圣燕,邵榆岚,唐芬芬,白兴荣. 2019

[6]桑褐斑病叶的营养成分变化及对家蚕的健康效应分析. 江秀均,柴建萍,陆鹏飞,谢道燕,苏振国,白兴荣. 2019

[7]云南蚕区58个家蚕品种对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抗性调查及聚类分析. 邵榆岚,张一川,唐芬芬,张永红,朱峰,白兴荣. 2019

[8]乙唑螨腈的杀螨活性及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谢道燕,杨振国,柴建萍,达爱斯,罗雁婕. 2019

[9]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T3株对家蚕的亚致死作用测试. 唐芬芬,郑亚强,李从容,白兴荣,陈斌. 2017

[10]高温对家蚕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杨伟克. 2018

[11]云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分离株的毒力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唐芬芬,张永红,邵榆岚,朱峰,白兴荣. 2018

[12]眠期家蚕抗菌肽基因的转录表达分析. 杨伟克,唐芬芬,刘增虎,董占鹏. 2019

[13]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华康2号在云南省的试验与示范. 刘敏,李涛,吴克军,刘增虎,罗顺高,廖鹏飞,董占鹏. 2019

[14]家蚕细菌性肠道病的发生与防治. 王永生,范永慧,刘位芬. 2019

[15]昆虫激素对家蚕血淋巴和体壁酚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杨伟克,唐芬芬,刘增虎,董占鹏. 2020

[16]昆虫激素对家蚕ALP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唐芬芬,杨伟克. 2020

[17]"华康2号"在云南红河蚕区的试养与应用. 王永生,李金见,刘敏,罗正宏. 2021

[18]不同饲育方式对家蚕产卵量及卵黄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李琼艳,范永慧,李继娅,廖鹏飞,刘敏. 2023

[19]十种常用杀虫剂对不同龄期家蚕的急性毒性试验. 谢道燕,田梅金,柴建萍,刘永光,倪婧,江秀均,罗雁婕. 2013

[20]家蚕新品种“野三元”在云南的繁育及试养初报. 杨文,朱水芬,杨继芬,陈松,吴克军,李刚,李金见,杨卫,黄平,李涛,丁善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