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余甘子树的塑型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发明人: 李丽;赵琼玲;沙毓沧;段曰汤;陈杉艳;何璐;金杰;杨子祥;刘海刚;马开华;袁理春

专利号: CN201110321614.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甘子树的塑型方法,属果树栽培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砧木培育选择4~6年生健壮又无病虫害的野生余甘子果实播种;将砧木从距离地面8~10cm处剪断嫁接;当接穗萌芽长至17~20cm,枝条半木质化时追施复合肥和钙镁磷肥;嫁接苗高80~100cm时打顶;树冠高1.2m以上时进行开枝拉角,每株选留3~4个分枝作为一级枝培养,一级枝之间保持80°~90°;当一级枝长至1.0~1.2m时进行打顶,选留基部间距在25~35cm的二级枝,二级枝与一级枝之间保持50°~60°,对结果树修剪。该方法成功解决了余甘子树植株内部空膛越长越大,坐果率及产量降低的问题,使余甘子亩产量达到332~372kg。

  • 相关文献

[1]不同来源地的余甘子果实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赵琼玲,金杰,沙毓沧,罗会英,瞿文林,段曰汤,雷虓. 2017

[2]干热河谷区3个种源余甘子的光响应曲线特性研究. 袁建民,何璐,杨晓琼,许智萍,孔维喜,赵琼玲,瞿文林,雷虓. 2020

[3]ICP-OES法测定余甘子不同器官中11种微量元素. 袁建民,何璐,杨晓琼,许智萍,赵琼玲,瞿文林,雷虓,孔维喜. 2019

[4]21份余甘子果实品质性状的分析和评价. 赵琼玲,韩学琴,沙毓沧,罗会英,钱坤建,邓红山,金杰. 2021

[5]余甘子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分析和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于丽娟,吴丽华,王金香,李雪瑞,田浩,杨芳,李晚谊,肖丹,李智敏. 2020

[6]干燥温度对醇提余甘子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邓俊琳,李晚谊,于丽娟,陈建,李宏,夏陈,田浩,李智敏. 2019

[7]国内余甘子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雷虓,瞿文林,金杰,马开华,赵琼玲,沙毓沧,宋子波,段曰汤. 2018

[8]余甘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赵琼玲,罗会英,张梦寅,瞿文林,马开华,雷虓,段曰汤,沙毓沧. 2017

[9]云南野生余甘子保护及开发利用. 段曰汤,瞿文林,宋子波,赵琼玲,马开华,金杰,方海东,雷虓,沙毓沧. 2019

[10]基于SNP和InDel标记的余甘子群体遗传分析. 普天磊,金杰,何璐,瞿文林,廖承飞,袁建民,罗会英,赵琼玲. 2023

[11]余甘子冬季嫁接技术试验. 段曰汤,马开华,刘海刚,黄文英,瞿文林,赵琼玲,代建菊,罗会英. 2015

[12]余甘子天然居群果实形态变异研究. 瞿文林,段曰汤,马开华,杨子祥,谭红,沙毓沧. 2012

[13]云南不同种源余甘子植物形态变异研究. 赵琼玲,李丽,沙毓沧,段曰汤,杨子祥,马开华. 2012

[14]不同颜色余甘子果实发育过程中5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赵琼玲,金杰,罗会英,韩学琴,邓红山,何璐,沙毓沧,袁理春. 2018

[15]"热农1号"余甘子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雷虓,瞿文林,宋子波,马开华,赵琼玲,金杰,沙毓沧,孔维喜,何璐,段曰汤. 2021

[16]余甘子果实品质评价因子的选择. 赵琼玲,马开华,张永辉,罗会英,段曰汤,瞿文林,沙毓沧. 2015

[17]云南干热河谷区余甘子果实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 袁建民,杨晓琼,许智萍,孔维喜,赵琼玲,雷虓,何璐. 2021

[18]云南余甘子病虫害调查初报. 杨子祥,段曰汤,金杰,马开华,赵琼玲,瞿文林,李丽,陈杉艳,沙毓沧. 2012

[19]余甘子野生种质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评价指标探讨. 瞿文林,沙毓沧,马开华,赵琼玲,刘海刚,代健菊,罗会英,段曰汤. 2015

[20]余甘子新品种'盈玉'的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杨晓琼,袁建民,赵琼玲,瞿文林,孔维喜,许智萍,何璐.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