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发明人: 杨斌;李绍平;王馨;严世武;李林玉;董志渊;杨丽英
专利号: CN200910218261.X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有效防治云当归根腐病的方法,属于药用植物栽培和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以农业措施预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云当归根腐病综合防治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种植抗病种源,高海拔地区种植,合理轮作,选用健康的种子、种苗,改善田间通透性,加强肥水管理,对清理病叶残株及在易发病和感病较重的地块施用低毒及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采用本发明技术的典型调查表明,在同等情况下能挽回农民的经济损失20%~30%。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有效解决云当归根腐病病害问题,在增加云当归产量的同时,可确保药材的质量与安全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的优点,广泛适宜云当归药材的种植。
- 相关文献
[1]秦艽根腐病的防治(英文). 程远辉,侯志江,徐中志. 2014
[2]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磷钾施肥量对云当归产量的影响. 杨少华,郭承刚,薛润光,李国庆,赵菊,陈翠,王连书,张腾波. 2011
[3]不同产地云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比较. 张金渝,王元忠,赵振玲,杨美权,杨维泽,张智慧,金航. 2009
[4]云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张金渝,王元忠,赵振玲,杨美权,杨维泽,张智慧,金航. 2010
[5]施用生物有机肥对云当归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杜彩艳,蜂述先,杨鹏,孙曦,王攀磊,此主拉姆,李卫林,彭慧娉. 2024
[6]云当归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研究. 李林玉,李庆堂,高永萍,王馨,金航,杨斌. 2022
[7]土壤养分与云当归根干重及阿魏酸含量的相关性. 金航,张霁,杨美权,赵振玲,杨维泽,王元忠,张智慧,张金渝. 2012
[8]云当归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金航,王元忠,赵振玲,杨维泽,杨美权,张霁,张金渝. 2012
[9]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云当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杜彩艳,蜂述先,李选宏,杨鹏,此主拉姆,彭慧娉,斯那央宗. 2024
[10]烟草漂浮育苗中漂池营养液pH值对根系腐变的影响. 李宏光,李勇军,刘春明,陈建华,何金祥,马强,张绍松. 2011
[11]烟草育苗漂池液中细菌数量变化与防控根腐药剂研究. 李宏光,李勇军,刘春明,余萍,肖俊华,陆庆华,朋金娥,张绍松. 2017
[12]不同生长期烤烟对钾的吸收积累规律. 刘加红,高华锋,解燕,孔垂思,蔺忠龙,杨涛. 2017
[13]不同小麦品种叶面积、叶绿素相对质量分数、根系性状及产量的研究. 王志伟,乔祥梅,程加省,宗兴梅,丁礼云,和立宣,杨金华,胡银星,程耿,黄锦,于亚雄. 2016
[14]不同基质配比对月季切花品种扦插生根的影响. 施自明,田敏,杨颖婕,蔡艳飞,赵培飞. 2024
[15]施用万物生对当归品质的影响. . 2019
[16]施用万物生对当归品质的影响. 孙信梅,朱新焰,杨雁,吕德芳,冯二荣,季鹏章. 2019
[17]当归早期抽薹综合控制技术. 蜂述先,杨鹏,石瑶,胡明举,杜彩艳,袁理春. 2023
[18]用HPLC-DAD的方法评价不同产地当归药材的质量. 段然,薛润光,李军,杨少华,董婷霞,詹华强. 2009
[19]不同农艺措施对一年生云当归产量的影响. 薛润光,郭承刚,徐天才,汤王外,杨少华,张腾波,王连书. 2012
[2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不同产地云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 张金渝,王元忠,赵振玲,杨美权,杨维泽,张智慧,金航.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耿马县石斛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赵继鸿;胡明举;杨丽英;周新荣;董志渊
关键词:耿马县;石斛;产业现状;转型升级
-
TTC法测定滇黄精种子生活力条件的优化
作者:姚雪娇;唐金美;董志渊;杨丽英;胡明举
关键词:滇黄精;种子生活力;TTC法;响应面分析
-
滇龙胆的本草考证
作者:杨雁;金航;杨斌;王馨;马维思;金鹏程;李林玉
关键词:滇龙胆;本草考证;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品质评价
-
云南省弥勒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作者:杨文武;薛晶;王永香;王馨
关键词:中药材产业;调查报告;弥勒市
-
不同酶解条件对滇黄精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初探
作者:李梦迪;丛琨;胡明举;杨丽英;石亚娜;石瑶;董志渊
关键词:滇黄精;酶解法;原生质体;产量;活力
-
不同干燥方法对云木香外观性状与有效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杨雁;董思含;苗玥;聂鏮倬;李荣福;陈俊全;李林玉
关键词:云木香;产地初加工;干燥速率;外观性状;有效成分
-
万丈深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彭冰;马维思;金航;王自琼;韩旭阳;杨斌;李莉
关键词:万丈深;万丈深苷A;3’-O-甲基-3,4-O,O-亚甲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丁香酸-4-O-α-L-鼠李糖;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葡萄糖苷;白花前胡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