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利用替代控制结合除草剂应用防治薇甘菊的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发明人: 申时才;张付斗;徐高峰;李天林;金桂梅

专利号: CN201210533086.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替代控制结合除草剂应用防治薇甘菊的方法,属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综合防控的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薇甘菊出苗后生长30天时,在薇甘菊苗之间种植扦插10天的长度为5~7cm的单节红薯苗,同时喷施用量为48~72g/亩的灭草松。本发明方法与单一的灭草松比,施药后60-90天,防治效果提高2.52~20.44%;与单一的红薯替代控制比,施药后60-90天,防治效果提高14.12~38.39%;与单一的灭草松用药量为72g/亩比,红薯与薇甘菊种植密度比例为2.6:1时用药量减少33%,施药后60-90天防治效果提高0.2~1.51%,本发明具有集高效、安全和持久控制的特点。

  • 相关文献

[1]不同密度五种植物对薇甘菊幼苗的竞争效应. 徐高峰,张付斗,李天林,申时才,张玉华. 2011

[2]油菜类型和品种对外来入侵杂草小子虉草的替代控制作用. 徐高峰,申时才,张云,杨韶松,董立尧,张付斗,金桂梅. 2021

[3]不同除草期对白芨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白艳荣,蒋亚莲,王进英. 2020

[4]生态果园土壤管理技术. 许丽敏,苏俊. 2013

[5]40%氰草津胶悬剂防除蔗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黄应昆,李文风,罗志明,许国斌. 2002

[6]云南蒙自桑园桑枝条直接还田利用初探. 刘永辉,黄俊荣,刘建波,苏振国,姚永泉. 2019

[7]薇甘菊不同生长方式下的繁殖特征比较. 张付斗,李天林,徐高峰,吴迪,张玉华. 2011

[8]土壤水分对薇甘菊不同繁殖体单位存活能力和植株表型可塑性影响.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李天林,张玉华. 2013

[9]大湄公河次区域薇甘菊的防控技术. 张付斗,郭晋,徐高峰,申时才,岳英,木霖,张玉华. 2018

[10]不同生境薇甘菊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的特征. 申时才,徐高峰,张付斗,李天林,金桂梅,张玉华. 2013

[11]薇甘菊不同时期的营养繁殖及其生物量分配特征. 李天林,申时才,徐高峰,张付斗,张玉华. 2012

[12]薇甘菊防除后抑制其再次入侵的几种防治措施初探. 徐高峰,岳英,申时才,郭晋,金桂梅,张付斗,张玉华. 2017

[13]薇甘菊化感自毒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徐高峰,张付斗,李天林,张云,张玉华. 2009

[14]5种植物对薇甘菊化感作用研究. 徐高峰,张付斗,李天林,张云,张玉华. 2009

[15]异质环境下入侵植物薇甘菊的适应性与繁殖特性.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 2014

[16]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白双有. 2012

[17]种植魔芋的风险分析及控制. 董坤. 2013

[18]日光蜂的发生及其对苹果绵蚜的控制作用. 陈福寿,李向永,谭挺,石安宪,龚声信,赵雪晴,赵高慧,张龙,谌爱东. 2008

[19]当归早期抽薹综合控制技术. 蜂述先,杨鹏,石瑶,胡明举,杜彩艳,袁理春. 2023

[20]农田草本植物控制魔芋软腐病的效果分析. 高祥伍,彭磊,周玲,卢俊,王莹,李雪娇,周雯.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