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云南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发明人: 胡凤益;张石来;黄立钰;陶大云;张静;黄光福;胡建;道金荣
专利号: CN201710132494.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具有多年生性的多年生稻的方法,培育携带长雄野生稻多年生性遗传位点的适应不同生态类型的多年生稻,实现种植一次能够连续收获2年及2年以上,提高稻作生产效益。
- 相关文献
[1]长雄野生稻红米基因的发掘定位研究. 刘仕琴,周家武,李静,徐鹏,邓先能,胡凤益,王荔,陶大云. 2009
[2]长雄野生稻黑壳基因的分子定位及遗传研究. 邓伟,周家武,李静,胡凤益,徐鹏,邓先能,王荔,陶大云. 2010
[3]多年生稻稻瘟病抗性评价. 何奕霏,秦世雯,张石来,黄光福,张静,杨勤忠,胡凤益. 2021
[4]水氮互作下长雄野生稻化感作用与田间抑草效果. 张付斗,徐高峰,李天林,陶大云,徐鹏,张玉华. 2011
[5]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全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 李丽娟,蔡晶,张石来,王荔,胡凤益. 2012
[6]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抑草效果与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的关系.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张玉华. 2014
[7]长雄野生稻紫色柱头性状的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 陈志伟,邓伟,李飞,周家武,李静,徐鹏,邓先能,胡凤益,王荔,陈善娜,陶大云. 2010
[8]温度对不同叶龄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化感作用的影响.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张玉华. 2016
[9]大穗优质小粒稻种的分类地位及利用. 袁平荣,才宏伟,黄乃威,张尧忠. 1992
[10]云南稻种资源抗寒性研究. 陈勇,戴陆国. 1990
[11]云南地方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Pita功能区段序列变异分析. 马继琼,杨奕,孙一丁,王炎炎,许明辉. 2016
[12]云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及对策分析. 刘关所,吴文炜,李迪宇,张晓玥,伏成秀,李冬梅,赵德宏. 2022
[13]农业信息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万红辉,郭鸿彦,田玉华. 2002
[14]乡村振兴背景下怒江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路径研究. 曾贞,伏成秀,马心灵,史君怡,张远强,张文云. 2023
[15]甘蔗亲本创新与突破性品种培育的探讨. 吴才文. 2005
[16]树状月季培育技术及研究展望. 王其刚,李海根,杨慧,张颢. 2013
[17]浅议甘蔗实生苗壮苗的培育和杂种圃的选择. 吴才文. 2001
[18]加快云南蔬菜全产业链培育的路径研究. 李梁,董晓波,毛昭庆. 2022
[19]甘蔗优良亲本云瑞05-292的培育与应用. 经艳芬,边芯,张跃彬,周清明,桃联安,安汝东,董立华,陈学宽,刘家勇,郎荣斌,俞华先,张钰,杨李和,孙有芳,田春艳. 2021
[20]提高家蚕鲜茧产量的措施与方法. 唐辉,邓欢,朱红玉.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