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云麦47、云麦51”选育及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云;品种;小麦新品种;优质;弱筋小麦;小麦;弱筋;选育;新品种

第一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0

摘要:   长期以来云南省小麦生产存在着生产水平落后、产量低、病害重、品质差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实际,结合云南生态优势,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加大了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攻关,并采用穿梭育种方法育成了小麦新品种“云麦47、云麦51”,分别于2003年、2007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该两个小麦新品种表现为优质弱筋,丰产性好,株高适中,株型紧凑,植株清秀整齐,熟相好,对多个锈菌生理小种具有较强抗性,适应性广,适宜在我省海拔高度1000~2200米范围的田、地麦种植,近三年以年增近20万亩的高速度在生产上应用,历年(2003~2009年)累计推广272.282万亩(其中2007年推广50.42万亩,2008年推广75.24万亩,2009年度推广92.61万亩,占适宜推广地区小麦面积的40%以上),新增产粮食9410.0659万千克,新增产值1.5997亿元,具有很好的应用及推广前景,创造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成果的品种选育创新性强,具有优质弱筋、抗病、丰产、适应广等特点,总体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在穿梭育种技术的应用方面达国际先进水平。“云麦47、云麦51”选育技术难度大,历时时间长,为云南省小麦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我省小麦育种学科的发展。

  • 相关文献

[1]香蕉优质新品种河谷青的选育. 黄文静,王文智,邓成忠,姜娇,郑丽萍,马钧. 2012

[2]小麦新品种“云麦53”的选育. 施立安,于亚雄. 2009

[3]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昆啤2号的选育. 杨春利,周红艳,曾亚文. 2014

[4]香蕉优质新品种-河谷青. 黄文静(等). 2012

[5]优质、抗病大叶茶新品种“云茶1号”选育. 张俊,田易萍,徐丕忠,张惠. 2008

[6]优质粳稻新品种云粳优5号的选育研究及展望. 赵国珍,刘吉新,世荣,廖新华,苏振喜,朱振华,张学堂. 2006

[7]优质籼型软米光温敏核不育系云软221S的选育. 陈忆昆,涂建,奎丽梅,卢义宣,刘晓利,黄平,辜琼瑶,李华慧,杨久,张云. 2014

[8]优质香软米新品种云粳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朱振华,袁平荣,赵国珍,苏振喜,寇姝燕,邹茜,刘慰华,陈于敏. 2013

[9]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云两优9801的选育. 蓝舵,涂建,奎丽梅,邓伟,谷安宇,安华,陈忆昆,董阳均,董维,吕莹,管俊娇,张建华,张锦文,余琴,张笑,夏艳波,张恒,李小林. 2024

[10]高产优质大叶茶新品系“云抗12号”选育研究. 田易萍,徐丕忠. 2008

[11]优质高产耐寒抗病新品种云粳25号的选育及应用. 廖新华,苏振喜,赵国珍,世荣,朱振华,蒋聪. 2008

[12]高原香蕉优质新品种黄金蕉的选育. 金俊军,盛鸥,高凡,杨光柱,郑丽萍,马钧. 2013

[13]梨早中熟新品种早白蜜的选育. 杨健,王龙,王苏珂,舒群,李秀根. 2010

[14]宿生蓖麻新品种滇蓖3号的选育与生产示范. 高梅,代梦媛,郭丽芬,邓剑川,李文昌. 2018

[15]蓖麻新品种‘滇蓖2号’选育研究. 李文昌,高梅,郭蓉,邓剑川. 2013

[16]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云啤10号的选育. 普晓英,曾亚文,张京,杜娟,杨涛,杨树明. 2014

[17]家蚕新品种蒙草×红云的选育. 沈正伦,田梅惠,丁善明,罗坤,黄平,朱水芬. 2008

[18]强宿根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云蔗101666的选育与评价. 张静,杨昆,吴才文,赵培方,夏红明,昝逢刚,姚丽,覃伟,赵丽萍,陈学宽,刘家勇,赵俊. 2024

[19]'师宗1号美味猕猴桃优良无性系'新品种的选育. 李坤明,邓玉强,陈伟,邓云峰,陈瑶,王连润,梁艳萍. 2020

[20]纤维亚麻新品种云亚1号选育报告. 杜刚,朱炫,刘其宁,吴学英,刘飞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