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云光8号、9号选育与示范推广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云;两系杂交粳稻;示范;杂交;粳稻;示范推广;稻;两系;组合;选育;杂交粳稻;推广;新组合

第一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4

摘要: 在云南省科技厅“八五”“九五”“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云南两系杂交粳稻选育与示范推广”的资助下,课题组组配的强优势两系杂交粳稻组合“云光8号(N5088s×云恢11号)、云光9号(7001s×云恢124)”。经过品比试验、省区试、生产示范,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云光9号”2002年11月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同时“云光8号”“云光9号”也是国家“863”计划“云南两系杂交稻中试开发研究”项目中重点推广组合之一。经多年的试验示范,表现出较大的增产潜力,成为云南省自育的大面积推广的首批两系杂交粳稻品种。“云光8号、9号”一般亩产在600-650公斤之间,高产区为750公斤左右,比当地主栽品种云光8号、9号不仅具有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种子纯度高特点还表现出抗寒性好、适应性强、耐迟栽、茎杆弹性好、抗倒伏、抽穗一致、穗层整齐,高产稳产,落粒性适中等特点。因此,深受适宜种植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已被文山州、思茅地区、德宏州、大理州、楚雄州、保山地区、红河州列为重点推广优质品种。贵州毕节、四川西昌等省外粳稻区也已开始试种。到2003年在该省十个地州40多个县市累计推广面积51.1275万亩,总产稻谷30676.5万公斤(每亩按600公斤计算),新增稻谷4090.2万公斤(每亩净增80公斤),新增增总产值4908.24万元(按每千克1.2元计算),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 相关文献

[1]优质高原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云两优502. 辜琼瑶,涂建,刘晓利,李华慧,黄平,杨久,陈忆昆,张云,奎丽梅. 2019

[2]高原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云两优504. 陈忆昆,涂建,刘晓利,李华慧,黄平,辜琼瑶,张云,杨久,奎丽梅. 2020

[3]云南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粳稻的选育及产业化开发. 卢义宣. 2010

[4]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云光107. 黄平,李华慧,刘晓利,辜琼瑶,涂建,杨久,张云,丁生宏,卢义宣. 2014

[5]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云光109. 郭咏梅,涂建,刘晓利,谭春艳,吴云龙,李华慧,辜琼瑶,奎丽梅,徐开荣,黄平,卢义宣. 2011

[6]两系杂交粳稻‘云光109’选育与繁殖制种关键技术研究. 杨久,刘晓利,奎丽梅,涂建,辜琼瑶,汪云辉,阳艾章,李社萍. 2013

[7]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锦两优852的选育. 陈忆昆,刘晓利,奎丽梅,杨久,黄平,辜琼瑶,李华慧,张云,卢义宣,涂建. 2021

[8]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云两优501. 李华慧,刘晓利,黄平,辜琼瑶,奎丽梅,杨久,陈忆昆,张云,涂建. 2018

[9]粳型香软米品种"云粳20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邹茜,赵国珍,刘慰华,世荣,朱振华,蒋聪,寇姝燕,陈于敏,袁平荣,苏振喜. 2014

[10]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及推广应用. 李冬,张俊. 2006

[11]优质杂交粳稻新品种云光109的选育与推广. 邓勇,奎丽梅,田红,张明,陈甫玖,李庆宏,黄朝兵,谭萍. 2014

[12]家蚕新品种云松×云月的选育. 沈正伦,廖朋飞,李荣福,江亚,徐明,董兴良. 2006

[13]优质粳稻新品种云粳优5号的选育研究及展望. 赵国珍,刘吉新,世荣,廖新华,苏振喜,朱振华,张学堂. 2006

[14]野栽交育成粳稻新品种云资粳41号. 殷富有,李维蛟,郭怡卿,张敦宇,黄兴奇,程在全. 2010

[15]优质香软米新品种云粳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朱振华,袁平荣,赵国珍,苏振喜,寇姝燕,邹茜,刘慰华,陈于敏. 2013

[16]优质高产耐寒抗病新品种云粳25号的选育及应用. 廖新华,苏振喜,赵国珍,世荣,朱振华,蒋聪. 2008

[17]云南两系杂交粳稻单株产量配合力研究. 杨久,卢义宣,涂建,黄平,李华慧,徐开荣,吴云龙. 2010

[18]两系杂交粳稻抗瘟性鉴定初报. 郭咏梅,卢义宣. 2000

[19]两系杂交粳稻云光8号高产制种技术. 卢义宣,杨久,涂建,罗友金,周世华,仲物钿,张宙. 2001

[20]两系杂交籼稻云光15号秋繁制种高产技术研究. 涂建,卢义宣,罗友金,刘晓利,奎丽梅,徐开荣.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