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5
摘要: 本成果是以2012年度省委统战部重点调研项目”加快云南高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研究”课题为主,综合项目组先后承担的“云南高原农业发展研究”、“加快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及“加快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庄园经济发展对策建议”等课题部分成果形成。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加快云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思路及转变重点、转变路径、保障条件,系统构建了云南高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框架体系,提出了“加快云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构建在全国特色鲜明的高原特色农业模式”,“在四化建设中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同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坚持绿色、低碳路径,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等“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统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系列观点,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成果的学术价值及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自然科学基础的角度为云南发展低纬高原特色农业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成果从高原农业的概念及基本特征、国内外高原农业发展概况等入手,通过系统研究云南低纬高原自然条件的特征、农业发展概况、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国际经验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对云南低纬高原农业的特色和科学内涵的认识,提出了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2012年2月9日以省农科院的名义向中共云南省委正式提交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咨询报告),重点从自然科学基础的角度阐述了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省委、省政府确定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决策给予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明确了云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实现路径就是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构建在全国独具特色的云南低纬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本成果分析了云南农业产业结构变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面临的形势、任务,理清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点和任务,提出了加快云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方向和实现路径就是要彰显低纬高原农业的优势和特色,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构建在全国独具特色的云南低纬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提出了“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以资源和环境条件为基础,依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拓展农业多功能性,接二产连三产,构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及“坚持绿色、低碳路径,实现发展和保护双赢”,这些观点逐步形成了社会共识。 (三)系统构建了以“五个转变任务”、“五种转型发展模式”和“六项保障措施”为主体的云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框架。 1、明确了“五个转变任务”: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是通过政策支持、财政投入和科技创新等,引导和促进农业生产主体行为的转变,夯实农业基础,从而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因此,加快我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具有低纬高原特色的现代农业的五个转变任务为:一是要充分发挥我省自然地理气候和物种多样化以及多民族人文资源的优势,走多样、特色、优质、时差(季节差)和带差(气候带)的新路子,发展以高原特色经济作物、山地畜牧为代表的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及特色化转变;二是要切实加大以耕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主的农业资源保护力度,走绿色、低碳的保护性发展新路子,促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三是要切实加强以培水培肥为主要措施的中低产田地综合整治改造和设施农业建设,走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林牧结合的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全省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四是要加大基层农村干部、合作社领办人及广大青壮年农民的产业经营管理和从业技能培训,走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职业农民转变;五是要切实加大对以优势特色农产品“运、加、销”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家庭农场的财政支持、科技服务和现代服务力度,努力构建适应各地需求的农业产业体系,促进高原农业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提高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转变。 2、确定了f五种转型发展模式“:分析云南农业的优势和特色,提出通过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经营体制及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根本性变革,构建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高效农业发展新模式和农业产业体系,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实现云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农业竞争能力的根本途径。一是树立农、林、牧、渔业及现代服务业多业并举的大农业思想,积极拓展农业功能,构建新型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二是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生态农业,构建高原特色农业新模式;三是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要求,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实现保护与发展并举,探索环境友好型模式;四是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构建外向型高原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外向型农业新模式;五是依靠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支撑与引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探索科技创新驱动型农业新模式。 3、提出了“六项保障措施“:一要提高认识,转变思路,加强规划引导,争取国家差异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支持;二要用高原特色农业思路统领,加快构建高原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经济;三要创新体制和机制,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和现代农业进程;四要把握扩大开放与“桥头堡“、“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 “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提出要积极发展沿边农业、创汇农业,努力提升开放型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五要强化科技支撑和引领能力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六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发展生态农业及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研究成果被采纳为全国人大建议1 份、省政协提案4 份(获优秀提案奖1项)、省政府诤言1 篇,发表学术论文10篇,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实际应用,取得显著成效。许多观点和理念被人民日报、学习时报、云南日报等国内权威性报刊理论版采用,发表理论性文章5篇、专访1篇,不仅为我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亦可为国内外高原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云南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万思琦;袁媛;伏成秀;毛昭庆;鄢文光;杨英;董晓波
关键词:玉米产业;现状分析;R型因子分析;产业化
-
云南省化肥施用与水稻产量耦合性研究
作者:万思琦;袁媛;张庆;杨济达;全怡吉;伏成秀
关键词:云南省;化肥;水稻;耦合性
-
"双碳"战略下云南省农业碳汇研究
作者:万思琦;袁媛;伏成秀;董云峰;鄢文光;董晓波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低碳农业;碳源;碳汇;云南省
-
超声波辅助酶提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富硒蔬菜中硒形态
作者:李倩;刘兴勇;陈兴连;罗兰;尹本林;李新宇;杜丽娟;王云美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硒形态;富硒蔬菜
-
缅甸甘蔗(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及与中国合作展望
作者:郭文;田江;张应青;鲁雪艳;莫楠;王云美;代希茜
关键词:缅甸;甘蔗(蔗糖);产业;合作
-
土壤相对含水量对蜜环菌生长特性及乌天麻种苗生产的影响
作者:王丽;张金渝;袁媛;刘天睿
关键词:土壤相对含水量(RWC);乌天麻种苗;蜜环菌菌株;生长特性指标;产量;单重;岭回归
-
我国西南茶叶主产省茶产业发展现状与竞争力比较分析
作者:伏成秀;张文云;张庆;钱敏;董晓波
关键词:云贵川;茶产业;发展现状;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