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7
摘要: 主要技术内容:针对生产中对早熟、耐旱、高稳产、适于轻简化栽培的优质油菜品种迫切需求,通过广泛引种杂交及筛选鉴定,采用单株套袋自交与单株优选、品质筛选与一年两代多点鉴定同步的方法,成功育成早熟、耐旱、高稳产、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保油7号和保油8号通过了云南省审定。结合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油菜生产气候条件,开展了8组栽培试验研究,创新性集成了4项配套栽培技术应用于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 授权专利情况:保油7号审定编号为滇特(保山)审油菜2008001号,保油8号审定编号为滇审油菜2012001号。 技术经济指标:保油7号全生育期178~185天,属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66.05千克,增12.45%,增产点率87.5%。保油8号全生育期169天,属特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7.81千克,比对照1(花油5号)比,增6.99%,增产点率68.75%;与对照2(H019-4)比,增15.03%,增产点率81.25%。2011年328亩保油7号示范,专家验收平均亩产269千克;2014年106亩保油8号示范,专家验收平均亩产295千克;2016年116亩保油8号烟后免耕直播技术示范,专家验收平均亩产308.82千克。集成应用烤烟玉米套种油菜技术实现了抗旱减灾,实现山地油菜稳产或不减产;稻田半免耕栽培技术每亩节本140元以上;烟后免耕直播油菜技术每亩节本230元以上。 项目创新性:一是选育保油7、8号品种早熟、耐旱、高稳产、广适、优质特性突出,2017年保油8号列为了云南省6个主导油菜品种之一。二是探索总结的用 “26%烯草酮乳油36~48mL/亩+油菜专用展着剂39~52 mL/亩”兑水喷雾防除杂草技术,除本项目外国内未见文献报道。三是集成应用的玉米套种油菜栽培技术云南省内除本项目外未见报道。四是烟后免耕直播油菜栽培技术国内未见报道。 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项目累计应用面积89.3277万亩(其中保山市应用面积67.1630万亩),新增油菜籽2040.91万千克,新增产值11020.91万元,配套栽培技术应用节约成本(仅计算保山市应用面积)8642.82万元,新增纯收益17528.08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项目实施为保障食用植物油安全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旱减灾的套种技术为推动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小春复种指数,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早熟品种成功选育应用,促进隆阳区成为全国产油大县,为多个地方打造油菜花旅游节提供了早熟品种保障。示范样板区的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高抗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的创新集成与应用,实现节本增效,同时减少了无机肥和农药使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蓝型油菜蚜虫发生规律及抗蚜种质的筛选
作者:张玉松;赵凯琴;罗延青;燕林祥;李西桐;张云云;符明联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蚜虫;发生规律;种质资源;筛选
-
油菜基质块移栽机苗床带整备装置设计与试验
作者:李心志;廖庆喜;袁华;韩静轩;王磊;符明联
关键词:油菜;移栽机;苗床带整备装置;类铧式曲面;机械移栽
-
油菜抗根肿病品种在云南省西南发病区的田间评价
作者:赵凯琴;张立帆;张云云;刘珏;罗佳杰;杨兆春;罗延青
关键词:油菜;根肿病;抗性鉴定;抗性品种;田间栽培
-
云南彩色食用花生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开发
作者:原小燕;刘珏;苏世强;舒兴香;刘和湖;普兴林;张玉松;张立帆;何柳;林安松;赵凯琴;何晓莹;符明联
关键词:云南;彩色花生;种质发掘;品种选育
-
芥菜型油菜资源品质与萌发期模拟干旱抗性的评价及其相关性分析
作者:原小燕;符明联;何柳;李根泽;邓成市;陈晓艳;刘珏;苏世强;张玉松;张立帆;刘飞虎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品质;耐旱鉴定;萌发期;脂肪酸;相关分析
-
372份花生种质资源的耐冷性评价及耐冷种质筛选
作者:张玉松;符明联;雷永;罗怀勇;张丽芹;陆建美;舒兴香;普兴林;何柳;罗金超;陈晓艳;刘珏;王绍彩;原小燕;姜慧芳
关键词:花生;耐冷性;评价指标;隶属函数法;多元回归分析法
-
油菜铺膜打孔播种机滚动式割膜打孔装置设计与试验
作者:廖庆喜;裴立民;张青松;王磊;罗湛程;符明联
关键词:油菜播种机;割膜打孔;仿形机构;DEM-MF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