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7
摘要: 月季是世界、中国、云南的第一大切花,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至项目初期的2003年,我国特别是云南的切花月季产业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切花月季新品种和在低纬高原条件下的栽培技术,严重制约了我省切花月季产业整体效益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项目组在国家及省的各类项目支持下,围绕云南切花月季白粉病、花香、花型、提高育种效率、研发适合本地生产的配套栽培技术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进行示范应用。取得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育成优良新品种32个,其中获欧盟授权1个,国家授权26个,省内授权5个;获国家专利授权11项(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40篇,其中SCI收录14篇;研制了5套切花月季高效生产辅助设施设备;品种、技术和设备在国内外进行了规模化应用,取得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经国际联机检索及专家鉴定认为:该成果创新性、系统性、实用性强,总体达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月季白粉病抗性基因分析、月季‘绿萼’花器官发育研究、荧光显微镜观察快速鉴定月季杂交亲和性、预防月季杂交果实病变腐烂和促进月季种子快速萌发的方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创新点: (1)在前期系统开展月季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基础上,深入发掘了抗白粉病、花香和花型三个重要园艺性状,克隆相关基因10个及开发相应的分子标记11个,为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培育具有优异性状的切花月季新品种及分子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2)掌握切花月季杂交不亲和的成因,提高了授粉效率;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处理杂交果实的干枯花蕊和萼片,以预防果实腐烂,提高切花月季杂交座果率;掌握种子低温春化最佳环境条件,提高其萌发率;采用杂交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相结合,创制出48个优异种质(含中间材料)及新品种;完成配组杂交2695个组合,累计采收杂交种子85万粒,获得杂交实生苗47万株,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切花月季育种基地。 (3)突破优质月季切花种苗低耗高效繁育技术、切花月季优质高效生产中营养枝和花枝培养关键技术等产业关键技术难题,构建起一套适用于国内生产的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体系,对切花月季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项目支撑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与企业形成“共享”联动机制,辐射带动品种、技术和设备在国内主栽区规模化应用,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从核心示范企业到重点生产区域,通过项目实施及成果的应用,累计示范推广及辐射带动面积达4.2万亩,企业新增产量5.96亿枝,节支总额1.26亿元,企业及重点区域应用后新增销售额达16.41亿元,新增利润6.56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气候变化对野蔷薇全球分布影响的模拟
作者:杨舜婷;王慧纯;景维坤;王其刚;晏慧君;邱显钦;蹇洪英
关键词:野蔷薇;最大熵模型;物种分布模型;气候变化;潜在适生区
-
温室无土栽培切花月季生长发育预测模型及其验证
作者:丁星文;王慧纯;李树发;蹇洪英;张颢;邵林;唐开学
关键词:切花月季;生长发育时期;生理辐热积;预测模型
-
两种水稻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旱直播水稻生长的影响
作者:张艺璇;谭静;管俊娇;奎丽梅;胡茂林;程卯;张婷;殷长生;谷安宇;李小林
关键词:水稻种子;种子处理悬浮剂;Q2技术;旱直播;种子活力
-
云南省马铃薯种薯检疫监管情况分析与对策建议
作者:李亚红;李庆红;丁家盛;陈敏;黄正鸿;王勇;霍超;陈亚萍;赵志坚
关键词:马铃薯种薯;检疫性有害生物;检疫监管;对策建议
-
月季茉莉酸羧基甲基转移酶基因RhJMT对花瓣衰老的调控
作者:刘嘉琦;公菲菲;张颢;景维坤;瞿素萍;马男;高俊平;孙小明
关键词:月季;花瓣衰老;茉莉酸甲酯(MeJA);茉莉酸甲基转移酶(JMT);VIGS
-
生态因子对甜玉米穗部性状表达的影响
作者:卢俊浩;樊应虎;李琰聪;陈怀军;胡美静;寸婕;黄晓蓉;张婷;张建华
关键词:甜玉米;生态因子;性状表达;纯度
-
现代月季品种间杂交亲和性评价
作者:王莉飞;徐佳洁;黄晓霞;李淑斌;程小毛
关键词:现代月季;倍性;花粉活力;亲本;杂交亲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