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技术发明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甘蔗;技术;甘;创新;水;轻简;生产;技术创新;水肥;生产技术
第一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6
摘要: 本成果主要从水、肥两个环节入手,农艺和工艺创新相结合,系统性地发明了甘蔗降解除草地膜及全膜覆盖保水轻减技术,发明了甘蔗缓释肥及一次性施肥轻简技术,甘蔗从种植到收获只需一次田间作业,在全国率先形成了甘蔗水、肥轻简化技术。应用领域属于现代生物栽培技术领域。 系统研究了云南蔗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和甘蔗全生育期营养需求规律,形成了蔗区土壤水分变化的“墒期理论”和甘蔗养分需要的“一促一攻”理论,抓住甘蔗生产的水分、养分两个关键环节,研究形成以甘蔗降解除草地膜全覆盖的保水轻简技术和甘蔗缓控释肥一次性施肥的轻简营养管理技术,在全国率先形成了甘蔗水肥轻简生产技术,并进行了大面积应用。
- 相关文献
[1]糖蜜生产燃料乙醇生产技术. 高正卿,邓军,张跃彬. 2012
[2]香蕉组培苗的生产技术. 单芹丽,赵辉,张付斗. 2009
[3]高山杜鹃高效生产技术. 金雁. 2015
[4]蔗糖产业科技创新现状及热点技术分析——基于全球专利视角. 代希茜,张应青,李露,田江,莫楠,余晨,郭文. 2024
[5]水、旱栽培条件下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严洪斌,郭咏梅,宋晶晶,吴云龙,黄平,卢义宣. 2008
[6]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样中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的残留量. 田应涛,黎其万,梅文泉,耿慧春,朱永芬. 2019
[7]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游承俐,孙学权. 1999
[8]推进云南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对策分析. 刘关所,王亚朋,杜春燕. 2024
[9]红土高原上的甜蜜事业. 武卫,郭家文,邹学润,吴才文. 2015
[10]我国甜玉米育种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姚文华,韩学莉,汪燕芬,谭静,徐春霞,陈洪梅,番兴明. 2011
[11]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与技术创新探讨. 涂建,卢义宣. 2008
[12]关于加强云南稻作育种技术创新的思考. 周家武,陶大云,胡凤益,李静,徐鹏,邓先能. 2004
[13]昆明地区蓝莓生产技术. 王连润,陶磅,孔令明,刘家迅,万红,陈平芬. 2013
[14]不同降水年型下云贵高原东南部小麦节水节药节肥生产技术. 陈华,陈检锋,付利波,王伟,王志远,尹梅. 2021
[15]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技术研究进展. 杨木军,顾坚,田玉仙,李绍祥,刘琨,杨和仙,周金生. 2003
[16]铁皮石斛的植物学特性及组培苗生产技术. 单芹丽,杨春梅,赵培飞,汪国鲜. 2010
[17]唐菖蒲冬季种球生产技术要点分析. 杨启慧. 2011
[18]烤烟套种奇珍76甜豌豆生产技术及其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周敏,张忠武,杨景华,邹炳礼,鲁耀,段宗颜,陈拾华,耿川雄,王德勋,范志勇,周绍松,张石飞,孙胜,单双吕. 2022
[19]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技术与增产效能. 卢文洁,李文凤,黄应昆,王明强,王晓燕,李俊,杨洪昌,罗志明. 2010
[20]山区蚕桑生产技术分析. 罗正宏.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蔗生理生化特性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作者:王禹童;刀静梅;杨绍林;李如丹;艾静;邓军
关键词:甘蔗;干旱胁迫及复水;生理生化指标;抗旱性评价
-
中国甘蔗收割机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作者:李明春;张顺生;李啸宇;王润章;小依;郭家文
关键词:甘蔗收割机;整杆式;切段式;分步式;发展现状
-
钾肥对甘蔗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构建过程的影响
作者:张仲富;王禹童;艾静;刀静梅;李傲梅;邓军;吴建明;赵勇
关键词:甘蔗;钾肥;根际微生物群落;微生物丰富种群;微生物稀有种群;群落构建;土壤酶活性
-
高糖新品种云蔗1640花叶病原的检测与脱毒种苗生产
作者:吴转娣;赵培方;杨洪昌;昝逢刚;覃伟;杨立凡;郭家文
关键词:甘蔗;’云蔗1640’;花叶病;脱毒种苗;种苗繁育与推广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甘蔗产业及其机械化应用现状分析
作者:李啸宇;高欣欣;张顺生;郭家文;刘高源;张天富
关键词:甘蔗产业;现状分析;机械化;建议
-
丘陵山地不同种植模式下甘蔗主栽品种生产的潜力
作者:赵勇;艾静;王禹童;张仲富;杨洪岂;李加群;郭兆建;刘海俊;覃伟;邓军;张跃彬
关键词:甘蔗;机械化种植;人工种植;产量;蔗糖分;有效茎
-
乙烯利对甘蔗叶鞘离区细胞形态变化及其脱叶性的影响
作者:胡鑫;王田田;刘少春;郭家文;刀静梅;高欣欣;李如丹;刘高源
关键词:乙烯利;甘蔗叶鞘离区;细胞形态;脱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