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粳稻软米新品种银光选育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软米;品种;粳稻;银;选育;新品种;稻

第一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03

摘要: 银光是云南省农科院粳稻育种中心育成的粳型软米新品种,1993年杂交,组合为研系2107/合系34号,经6年7代选育,于1998年定名,2001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滇粳59号。该品种适应于云南省海拔1,700-2,000米范围及四川凉山州、贵州西北部、湖南、湖北等类似地区种植。在选育过程中,开展了软米基因(du基因)的遗传分析。通过对10个杂交组合的F1代、F2代及2个回交组合B1代、B2代透明粒(株)和浑浊粒(株)分离比的调查,确定控制低直链淀粉含量的du基因为单隐性基因。通过银光品种的选育,初步确立了一套粳稻软米的育种方法,为软米育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银光可作为粳稻软米资源在水稻育种中应用。银光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食味品质好:直链淀粉含量为5.1%糙米外观浑浊(dull),米饭油润可口,冷不回生。二是丰产稳产性好:在两年的区试中,产量分别居第3位和第4位,通过两年12个试点的联合方差分析,银光的稳定性系数为0.36,由于丰产稳产性好,银光已被选为代替云粳9号的云南省中北部区试对照品种。三是耐寒性和稻瘟病抗性强:连续多年多点鉴定,耐寒性和稻瘟病抗性均强,从1999年推广以来,没有一处因冷害和稻瘟病而减产,并经受了2002年7-8月的低温冷害和稻瘟病高发年份的考验。2000-2002年在全省7个地州(市)累计示范推广28.3046万亩,创纯经济效益1977.237万元。

  • 相关文献

[1]云南粳型特色软米食味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苏振喜,赵国珍,廖新华,世荣,蒋聪,朱振华,邹茜. 2010

[2]优质籼型软米光温敏核不育系云软221S的选育. 陈忆昆,涂建,奎丽梅,卢义宣,刘晓利,黄平,辜琼瑶,李华慧,杨久,张云. 2014

[3]优质籼型软米光温敏核不育系云软209S的选育. 涂建,罗友金,董阳钧,周世华,奎丽梅,谭春艳,刘义富,卢义宣. 2008

[4]优质粳稻新品种云粳优5号的选育研究及展望. 赵国珍,刘吉新,世荣,廖新华,苏振喜,朱振华,张学堂. 2006

[5]野栽交育成粳稻新品种云资粳41号. 殷富有,李维蛟,郭怡卿,张敦宇,黄兴奇,程在全. 2010

[6]优质香软米新品种云粳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朱振华,袁平荣,赵国珍,苏振喜,寇姝燕,邹茜,刘慰华,陈于敏. 2013

[7]优质高产耐寒抗病新品种云粳25号的选育及应用. 廖新华,苏振喜,赵国珍,世荣,朱振华,蒋聪. 2008

[8]中韩粳稻品种在高产环境下的产量潜力研究. 普双有,李贵勇,张翠萍,卢云华,曾敏芝. 2009

[9]云南软米在豫南稻区的品质性状检测与分析. 彭波,赵雨贺,董超,黄月茹,冯佳华,汤翠凤,彭娟,田夏雨,孙艳芳,黄雅琴,汪全秀,周伟,阿新祥. 2021

[10]云南软米水稻种质资源Waxy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彭波,阿新祥,郑梦阳,郭莹,谷雨,张凯璇,彭娟,宋晓华,田夏雨,刘子月,孙艳芳,庞瑞华,李金涛,汪全秀,周伟. 2020

[11]云南软米低直链淀粉含量及其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曾亚文,申时全,徐绍忠,文国松,罗龙,程德兵,王象坤,李自超,普晓英. 2004

[12]云南稻种资源的蒸煮食味品质研究. 曾亚文,申时全,杨忠义,刘家富,文国松,陈于敏. 2001

[13]空间搭载对云南两个粳稻软米品系千粒重和粒形产生的影响. 苏振喜,张小明,廖新华,赵国珍,朱振华,世荣,蒋聪,邹茜. 2010

[14]云南软米资源研究与利用. 辜琼瑶,卢义宣,刘小利,李华慧,涂键,郭咏梅. 2006

[15]云南软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赵国珍,邹茜,陈于敏,苏振喜,朱振华,袁平荣. 2013

[16]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与技术创新探讨. 涂建,卢义宣. 2008

[17]环境条件对水稻籼型软米品种粒形的影响. 刘义富,卢义宣,辜琼瑶,郭咏梅,奎丽梅,涂建,刘晓利. 2007

[18]云南软米品质特性比较研究. 辜琼瑶,刘家富,李自超,卢义宣,涂建,班洪兴. 2006

[19]云南软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及其温度敏感性分析. 辜琼瑶,刘家富,卢义宣,涂建,班洪兴,谭春艳. 2007

[20]宿生蓖麻新品种滇蓖3号的选育与生产示范. 高梅,代梦媛,郭丽芬,邓剑川,李文昌.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