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稻种资源表现型分布地和分布民族分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分布于82个县市的1 630份中国云南保存的地方稻种资源多种表现型现象进行分析,结果共有724份 稻种资源是具有多种表现型现象的资源,即多型性资源,多型性资源的比例为44.0%,多型性系数X为1.75,多样性 指数日为1.34,X与H的相关系数r=0.90**。多型性资源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思茅、临沧、版纳和德宏4个地州, 以墨江、景洪、龙隆、永德、普洱、孟连和云县等7个县(市)为中心的地带,即云南多型性稻种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南 部边缘及滇西南地区的野生稻分布区、稻种资源富集区和陆稻的主要种植区。分布地区是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和佤 族等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云南稻种资源的多种表现型现象与当地的地理和民族密切相关。
水稻特定位颖花结实率作为孕穗开花期耐冷性鉴定指标
《中国水稻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十和田与昆明小白谷的重组自交系(RIL)F8和F9群体为研究材料,在4种海拔条件下连续两年进行孕穗期耐冷性鉴定,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单株结实率与单株特定位颖花结实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结实率与特定位颖花结实率呈极显著相关(r=0.9011~0.7364),在低温冷害条件下,单株结实率与特定位颖花结实率间的相关系数高于无冷害条件;单株结实率和特定位颖花结实率与穗抽出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遗传分析表明,特定位颖花结实率可以替代单株结实率作为孕穗开花期耐冷性鉴定指标,而穗抽出度可作为孕穗开花期耐冷性鉴定的一个辅助指标。
云南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型鉴定及主栽品种抗性反应初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云南高原粳稻区采集分离36份白叶枯病菌株,在包括初步选定的7个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鉴别品种(毫糯扬、TN1、黄玉、珍珠矮、IR26、南粳33、金南风)在内的29个水稻品种上测定致病型,进一步明确了这7个鉴别品种的有效性。发现菌株与品种之间具有交叉互作反应,菌株与品种之间存在质的特异性互作关系;利用这套鉴别品种可将36个菌株划分为9个致病型,其中Ⅴ型菌为优势菌群,Ⅶ型菌为毒性菌群。云南高原粳稻区的主栽品种多数感病。稻种资源IRBB21(Xa-21)、扎昌龙(Xa-22t,Xa-24t)、IR1545-339(xa-5)对所有参试菌株均表现抗病,在云南高原粳稻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采用SSR标记辅助选育具有Xa22(t)的云南高原粳稻新种质
《分子植物育种 》 2005 CSCD
摘要:以高原粳稻新品种滇粳优1号为轮回亲本,携带Xa22(t)基因的云南地方稻种扎昌龙为供体亲本,回交后代BC_3F_1290株和BC_3F_2290个株行为供试材料,采用与Xa22(t)紧密连锁标记RM224及其它11对3132SSR标记进行辅助选择。290株BC_3F_1个体在RM224位点上杂合基因型个体的比率为21.04%;其它11对31SSR标记位点的轮回亲本纯合基因型个体比率平均为93.07%,但不同染色体标记位点上纯合基因型的比率不同。用云南高原粳稻上的白叶枯病优势菌株YH24对亲本、BC_3F_1单株和BC_3F_2株行接种鉴定,BC_3F_1中RM224位点上杂合基因型的61个植株表现为抗至中抗,RM224位点上滇粳优1号纯合基因型单株都表现为感病;由RM224位点杂合基因型BC_3F_1单株衍生的61个BC_3F_2代株行表现为抗、感分离。
关键词: 云南高原粳稻 Xa22(t) 标记辅助选育 SSR
云南高原粳稻抗白叶枯病新品系云资抗21号的选育
《分子植物育种 》 2005 CSCD
摘要:以高产优质的云南高原粳稻品种滇系4号为轮回亲本,以IRBB21为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的供体亲本,通过杂交和3次回交以及5次自交形成BC3F5代材料,并结合后代材料的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及农艺性状的评价选择,选育出高原粳稻新品系云资抗21号,对云资抗21号的21个单株采用与Xa21连锁标记RM21和RM229、以及22个独立分离的SSR标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这21个单株在RM21位点上均为IRBB21的纯合基因型,在RM229位点上有1个单株显示为轮回亲本的纯合基因型,其余的20个单株均为IRBB21的纯合基因型,而在其余22个SSR标记位点上均显示为轮回亲本的纯合基因型。该新品系白叶枯病抗性与IRBB21相近,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相似,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云南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的致病型初步鉴定
《中国水稻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采自云南高原粳稻区病叶分离的 17份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在 30份水稻品种上接种进行致病型初步鉴定。研究表明可以将 17个菌株分为 7个致病型 (Ⅰ~Ⅶ ) ,其中Ⅴ型菌为云南高原粳稻区的优势菌群。初步构建了一套包含 7个品种 (黄玉、毫糯扬、TN1、珍珠矮、IR2 6、南粳 33、金南风 )的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的鉴别品种 ,明确了 7个致病型在这套鉴别品种上的反应型。早生爱国 3号 (Xa 3)、IR15 45 339(xa 5 )、IRBB2 1(Xa 2 1)、扎昌龙 (Xa 2 2 t,Xa 2 4t)对所接种菌均表现抗病 ,在云南高原粳稻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利用前景。
水稻耐冷性研究Ⅲ.特定颖花结实率作为耐冷性指标的分子依据
《作物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稻种耐冷性资源昆明小白谷及弱耐冷性的日本品种十和田配制的杂交F2 代为材料 ,采用 15 9个RFLP及SSR分子标记构建的连锁图和STATISTIC等分析软件 ,以单株结实率作为耐冷性评价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单株结实率与单株特定颖花结实率之间的相关系数 (r)为 0 .836 4 ;与耐冷性 (以单株结实率为指标 )相关的分子标记有 4 3个 ,分布在8条染色体的 11个区域。与单株特定颖花结实率相关分子标记有 34个 ,分布在 7条染色体的 9个区域 ,这 7条染色体属于与耐冷性相关的 8条染色体之中 ;与单株特定结实率相关的这 9个区域均属于与耐冷性相关 11个区域之中。表明用特定颖花结实率可以很好地反映植株受冷害情况 ,单株特定颖花结实率可以作为耐冷性鉴定指标。最后就特定颖花结实率来替代整穗结实率问题展开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