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探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02
摘要:应用经济学原理 ,从科技成果产生的主体 (科技人员 )行为、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 (农民及农业企业 )行为、科技成果应用的环境 (农业生产环境 )等方面对云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云南省农科院测试中心通过省级计量认证
《云南农业科技 》 1995
摘要:云南省农科院测试中心自1986年5月成立以来,为本院及全省农业科研、生产等各行各业提供了大量的测试分析数据,为我省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经过三年多的准备工作,测试中心进行了“计量认证”工作.
云南籼、粳稻组织培养力差异
《西南农业学报 》 1994
摘要:通过对16个籼稻品种及36个粳稻品种的种子体细胞培养,发现粳稻比籼稻早两天出现可分辨大小(3~4mm)的愈伤组织,绿苗高峰期也提前,但在绿苗分化率上,则是籼稻比粳稻易分化。
关键词: 籼稻,粳稻,组织培养力,云南
水稻离体诱导技术研究Ⅰ.激光对种子体细胞培养力的影响
《应用激光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He-Ne激光对水稻品种DR453进行处理,结果发现。25分钟组,绿苗分化率最高,与对照比较达极显著差异。当时间为30分钟时,绿苗率又下降,说明,激光对愈伤组织有一定的激活作用;也有一定的杀伤效应。
关键词: 激光处理,水稻愈伤,培养力
外源DNA导入水稻西南175引起的性状变异
《西南农业学报 》 1993
摘要:将勐旺谷、云南药用野生稻和燕麦等外源供体材料的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和孕穗期茎注射法导入水稻栽培品种西南175,获得了一批性状变异并稳定遗传的材料。变异类型包括:生育期、株型、穗型、稻瘟病抗性、谷粒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等。这些变异,有的为供体特有性状,有的则是新性状。从482份导入后代中,获得各类变异材料17份,变异率3.5%;其中稻瘟病抗性增强的材料7份,抗性变异率1.45%。实验表明:通过花粉管通道法或者孕穗期茎注射法将外源DNA导入水稻,均可以引起受体后代的变异,转移供体性状,培育单性状转移和优良性状集中的新品种。
一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产生的胞外脂酶
《微生物学报 》 1991 CSCD
摘要: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生长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中能产生胞外脂酶。最适碳源为1.0%淀粉,氮源为1.0%蛋白胨。一些植物油,如橄榄油、糠油、菜油等能诱导脂酶的大量产生,诱导脂酶产生的橄榄油最适浓度为0.5%。无机离子在菌培养过程中对脂酶产率影响很大,K~+、Na~+、Mg~(2+)、Ca~(2+)等对脂酶产生有促进作用,而Mn~(2+)、Ba~(2+)、Zn~(2+)、Fe~(3+)、Co~(2+)、Cu~(2+)等则抑制脂酶产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tween、span及糖脂)能刺激胞外脂酶的产生。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