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蒜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培肥和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
《杂交水稻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蒜—水稻轮作模式典型区,以大蒜秸秆为研究对象,研究无秸秆还田(CK)、秸秆1倍焚烧还田(A1)、秸秆2倍焚烧还田(A2)、秸秆1倍翻压还田(B1)、秸秆2倍翻压还田(B2)、秸秆3倍翻压还田(B3)对土壤培肥和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显著高于CK;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都显著高于CK;秸秆还田比CK增产,其中秸秆翻压还田各处理增产显著,秸秆3倍翻压还田(B3)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18.84%;秸秆翻压还田培肥效果较好,尤其在拔节期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增加,导致其茎鞘物质输出率、茎鞘物质转换率较高,从而显著增产。
不同施肥处理对云南高海拔粳稻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中国稻米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云南高海拔(2 700 m)粳稻产量较低的情况,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后移、前控后促施肥、缓控释肥替代、增施穗肥处理的产量分别为6.50、5.98、5.63、5.57 t/hm~2,比对照分别增产24.05%、14.12%、7.44%、6.30%,增产均达显著水平;氮肥后移处理(基肥施腐熟农家肥7.5 t/hm~2和复合肥300kg/hm~2,不施分蘖肥,促花肥施尿素45 kg/hm~2,保花肥施尿素45 kg/hm~2)能促进二次枝梗数的分化,增加群体颖花量,齐穗期倒3叶、倒4叶SPAD差值小,其LAI大,获得最大增产。
稻鱼共作下氮肥减量后移对水稻生长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土壤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稻鱼模式下水稻氮肥高效施用技术,实现减肥增效的生产目标,以杂交籼稻隆两优1206为试验材料,在稻鱼共作模式下设置了4个水稻施氮处理,分别为:N0不施氮肥处理、CK当地常规施氮处理(纯氮用量为180 kg/hm2,按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5∶2.5∶2.5施用)、N1氮肥减量处理(纯氮用量为120 kg/hm2,按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5∶2.5∶2.5施用)、N2氮肥减量后移处理(纯氮用量为120 kg/hm2,按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0∶5∶5施用),研究了不同处理下水稻生长特性、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N2处理显著降低了有效分蘖叶龄期水稻的分蘖数和倒4叶期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但在有效分蘖叶龄期的分蘖数达到了CK处理有效穗数的88.54%,已经够苗.施穗肥后N2处理增加了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同时显著降低了水稻的高峰苗,提高了成穗率,两年的水稻产量比CK处理分别增加了6.39% 和8.57%.同时,N2处理降低了水稻成熟期土壤水解氮的残留,水稻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谷物生产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比CK处理提高了5.63%、12.99 kg/kg、12.91 kg/kg、28.45 kg/kg和7.79 kg/kg,增幅分别达9.33%、15.56%、29.14%、59.57% 和120.77%,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可见,水稻氮肥减量后移施用,能够显著降低水稻高峰苗,提高水稻成穗率、后期干物质含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产量.在西南地区烟后稻田养鱼模式下,茬口土壤全氮和水解氮分别在1.79 g/kg和160.02 mg/kg以上,水稻采用总施氮为120 kg/hm2,按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0∶5∶5比例的施用,可以实现水稻减氮33.3%、增产6.39% 以上的目标.
云南籼稻小苗机插技术研究
《中国稻米 》 2021
摘要:为了降低机插稻育秧、运秧劳动强度,在云南籼稻地区探索籼稻小苗机插技术。以吉优716为材料,设置160 g/盘(T1)和180 g/盘(T2)2个播种量处理,秧龄9 d,每667 m2大田用秧6盘。以常规播种量70 g/盘,15 d秧龄,每667 m2用秧15盘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间秧苗素质、栽插质量、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虽然密播小苗处理秧苗素质不如对照,并且缺丛率较高,但每丛基本苗数、各时期的茎蘖数和有效穗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最终产量均高于对照。较高的有效穗数是机插密播小苗技术增产的主要原因。其中,T1处理用种量比对照减少了8.57%,秧盘数比对照减少60%,但产量比对照增加了9.0%,节本增效的效果明显,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
薯-稻模式下穗肥用量对直播籼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实现水稻减肥稳产或者减肥增产、节本增效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探索云南省湿热籼稻亚区冬马铃薯—水稻轮作模式下直播籼稻高产高效的施肥新方法.[方法]在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选择前作种植冬马铃薯的田块,以杂交籼稻品种F优498和隆两优1206为试验材料.在不施基蘖肥的基础上,设置0、60、90和120 kg/hm24个穗肥用量,分别以N0、N1、N2和N3表示,穗肥全部为氮肥,并且按照促花肥和保花肥质量比1:1施用,研究穗肥用量对直播籼稻群体质量、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保花肥前,2品种不同施肥量之间茎蘖数差异不显著(P>0.05);施用保花肥后,能够减缓分蘖消亡速率,显著提高分蘖成穗率和有效穗数(P<0.05).穗肥显著减小倒3叶与倒4叶相对叶色差,显著提高齐穗期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每穗粒数和总颖花量(P<0.05),同时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特征参数,促进齐穗期、成熟期和齐穗后干物质积累(P<0.05).施用60、90和120 kg/hm2穗肥分别促使F优498增产12.10%、19.33%和17.34%,隆两优1206增产12.15%、19.35%和7.88%,2个品种均为穗肥用量90 kg/hm2产量最高,其中F优498为10.36 t/hm2,隆两优1206为9.52 t/hm2,最高产量的实现是通过增加有效穗和每穗粒数获得高颖花量的同时维持较高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最优穗肥用量90 kg/hm2分别将F优498和隆两优1206氮肥农学效率提高到18.65和17.15 kg/kg.[结论]在云南前作种植冬马铃薯的田块,由于基础地力较高,采取前期不施基蘖肥,结合晒田控制水稻高峰苗过大,促使无效分蘖期叶色落黄,在倒4叶和倒2叶分别施用45 kg/hm2纯氮作穗肥,可以减缓分蘖消亡速率,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促进大穗的形成,进而实现高产.
高原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云两优504
《杂交水稻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两优504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不育系云粳208S和恢复系云恢504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19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该组合农艺性状优良,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有较好的抗性,米饭适口性好,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50~1950m范围内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