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产量(模糊匹配)
376条记录
大蒜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培肥和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

杂交水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蒜—水稻轮作模式典型区,以大蒜秸秆为研究对象,研究无秸秆还田(CK)、秸秆1倍焚烧还田(A1)、秸秆2倍焚烧还田(A2)、秸秆1倍翻压还田(B1)、秸秆2倍翻压还田(B2)、秸秆3倍翻压还田(B3)对土壤培肥和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显著高于CK;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都显著高于CK;秸秆还田比CK增产,其中秸秆翻压还田各处理增产显著,秸秆3倍翻压还田(B3)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18.84%;秸秆翻压还田培肥效果较好,尤其在拔节期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增加,导致其茎鞘物质输出率、茎鞘物质转换率较高,从而显著增产。

关键词: 大蒜秸秆还田 土壤培肥 杂交水稻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密度、肥料和品种对红花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红花高产,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密度、氮磷钾肥和品种对红花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茎粗影响不显著,对百粒重、含油量影响显著,对其余性状影响极显著;氮肥对株高、含油量影响不显著,对茎粗、果球着粒数影响显著,对其余性状影响极显著;磷肥对单株及小区花瓣产量影响不显著,对株高、茎粗及含油量影响显著,对其余性状影响极显著;钾肥对株高、果球着粒数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影响不显著,对其余性状影响极显著;品种对所有性状影响极显著。通过各因素不同水平的综合平衡分析比较,在云南红花主产区采用12.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40 cm×20 cm)、375 kg/hm~2的施氮量、225 kg/hm~2的施磷量、240 kg/hm~2的施钾量以及选用品种云红三号的红花生产技术模式,可达到增产增效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红花 密度 肥料 品种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设施栽培番茄的田间应用效果

云南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为了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剂615对设施番茄的田间应用效果,试验以1750番茄品系为材料,研究了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番茄主要性状、产量、品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的番茄果实横纵径比不施肥处理的均增加,单果重增加1.31倍,且成熟果肉颜色加深;平均产量增加26.59%,综合发病率减少20.30个百分点;施用菌剂处理使番茄糖酸比升高,为不施肥的1.15倍;对根际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在数量级上有一定影响,真菌数量是不施肥的3.5倍。综上所述,在设施栽培的番茄上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明显提高番茄产量,改善番茄的感官品质和风味品质,减少病害的发生,并能促进根际土壤中真菌的增殖。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剂 设施番茄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修剪时间对热农1号芒果新梢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为了确定干热河谷地区芒果采果后合适的回缩修剪时间,以热农1号芒果为试验材料,设置采果后6个不同回缩修剪时间(6月15日、6月30日、7月15日、7月30日、8月15日、8月30日),以不修剪为对照(CK),研究了采果后不同回缩修剪时间对新梢生长发育、开花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梢抽梢数量和生长状况以及花序数量、花序生长状况和产量指标基本上是随着修剪时间的推迟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均在7月15日修剪时达到最大值,其抽梢率为84.26%,新梢抽梢次数、新梢长、新梢茎径和叶片数分别为2.44次、46.27 cm、8.74 mm和30.84片,叶片长和叶片宽分别为27.50和6.83 cm,花序数为2.33枝,花梢比达100%,花序长和茎径粗分别为30.36 cm和26.25 mm,单株挂果数、单株产量和单果重分别为117.33个、28.63 kg和244.01 g;主要性状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强壮的新梢有利于花序生长健壮,花序生长健壮有利于产量提高.因此,热农1号芒果在7月15日进行回缩修剪最有利于培养强壮新梢、健壮花序和提高产量.

关键词: 热农1号芒果 修剪时间 新梢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栽培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设施栽培是一种利用设施设备控制作物生长环境从而实现高效生产的栽培模式,目前在很多作物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不同形式的设施栽培对不同类型作物产量、品质、生理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为设施栽培的高效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设施栽培 作物 环境因子 产量 品质 病虫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颜色地膜对羊肚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食用菌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7种不同颜色地膜(红、绿、黑、白黑、银、银黑、透明膜)栽培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菌株6611-7396、6611-5155和六妹羊肚菌(M. sextelata)菌株JNLM6-2、JNLM7-29,观察菌丝长势和子囊果发育情况,测定地膜内外光照强度和气温、土壤温度和羊肚菌产量,研究不同颜色地膜对羊肚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明膜透光率最高,黑膜、银黑膜透光率较低。七种地膜内湿度均大于地膜外湿度。绿膜处理的地膜内积温最高,为(99 735.1±4.0)℃;银黑膜处理的较低,为(87 632.0±3.3)℃。绿膜处理土壤积温较高,为(101 215.3±1.6)℃;黑膜土壤积温较低,为(95 675.2±1.6)℃。黑膜、白黑膜、银黑膜、银膜膜内温度相对较低,既可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又有利于羊肚菌丝生长。透明膜、绿膜和红膜透光率高,有利于羊肚菌子囊、子囊孢子和侧丝正常发育,子囊果形态较好,出菇整齐,生长周期属于中周期,产量较高。红膜、绿膜透明膜较适合用于梯棱羊肚菌栽培,其处理的梯棱羊肚菌菌株6611-5155的产量较高,分别为(472.6±353.3)、(591.0±168.6)、(528.9±320.3) g·m-2。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羊肚菌地膜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膜颜色 羊肚菌 透射光谱 热辐射 子囊果成熟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密度、施氮量、播种方式对糯高粱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品种、种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方式与糯高粱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关系。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品种、种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方式对糯高粱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糯高粱品种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差异较大,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随之增高,而穗粒数和单穗重则随之减少,密度对糯高粱的叶片数、茎粗、穗长及千粒重影响不明显,施氮量255 kg/hm~2的糯高粱穗长、穗粒数、单穗重和千粒重最好,不同种植方式对生物性状的影响不明显;糯高粱生物性状的株高、叶片数、穗粒数和单穗重与产量成正相关,茎粗、穗长和千粒重与产量成负相关;品种是影响糯高粱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种植密度,再次是种植方式,产量以组合A2B3C1D2最高,达12257.28 kg/hm~2,其次为组合A2B1C2D3产量为11553.91 kg/hm~2,不同品种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种植密度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施氮量和种植方式不显著,因此最优组合取A2B3C1D2或A2B1C2D3。本研究为糯高粱高产优质种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糯高粱 种植密度 施氮量 播种方式 生物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PSIM模型的低纬高原蔗区甘蔗生产潜力

农业工程学报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中国(云南)低纬高原蔗区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受限于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甘蔗生产潜力缺乏系统评估的问题,该研究基于低纬高原不同生态蔗区17个代表站点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大田试验数据统计结合APSI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or)作物模型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典型播期充分灌溉和雨养条件下甘蔗主栽品种的蔗茎产量和糖分差异,并对不同水平的甘蔗生产潜力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无论在灌溉模式还是雨养模式下,不同生态蔗区的甘蔗生产潜力和产量差均存在差异,特别是半湿润蔗区的灌溉模式与雨养模式之间产量差异显著(P<0.05),增产潜力大;典型春播种植模式下,湿润区的潜在产量为123.1~134.6 t/hm~2,半湿润区的潜在产量为99.3~132.7 t/hm~2,当前农户平均单产已达72.0 t/hm~2,仍有25.2%~45.4%的蔗茎增产潜力,7.4%~11.1%的糖分增产潜力,以及25.5%~49.7%的蔗糖增产潜力。蔗区生态气候、播期水氮管理优化和良种推广是影响和提升甘蔗生产潜力的重要因素。在生态气候上,湿润蔗区降雨充足,灌溉模式与雨养模式之间的潜在产量差小,进行补充灌溉对蔗茎产量的增产效果不明显,还会降低蔗茎糖分,适合采用雨养模式为主,注重高产稳产的种植策略;半湿润蔗区降雨不足,灌溉模式与雨养模式之间的潜在产量差大,灌溉模式较雨养模式增产增糖效果明显,适合采用节水灌溉为主,注重高糖高效的种植策略。在播期和水氮优化上,春植蔗生育期长度适中(360 d),水氮需求适中(施氮120 kg/hm~2,湿润区灌水656 mm,半湿润区灌水970 mm),远低于秋植蔗的生育期时间(480 d)和水氮需求(施氮240 kg/hm~2,湿润区灌水964 mm,半湿润区灌水1 342 mm),但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122~133t/hm~2),因此,以春植蔗为主的播期和水氮优化种植模式在低纬高原蔗区被广泛接受,是促进甘蔗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在良种推广上,云蔗05-51产量表现突出,在湿润蔗区和半湿润蔗区均可作为主推品种;桂柳05-136糖分表现突出,可作为湿润蔗区的主推品种。研究结果为低纬高原蔗区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节水抗旱栽培提供依据。

关键词: 作物 模型 灌溉 气候 产量 蔗糖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3414"方案的云木香产量与质量研究初报

江西农业学报 2023

摘要:基于"3414"方案,研究了不同的氮、磷、钾肥配比对云木香产量和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3P2K2处理的纯N、纯P、纯K施用量分别为540.0、270.0、225.0 kg/hm2的鲜重和干重产量最高,分别为31347.12、10486.61 kg/hm2,较N0P0K0(CK)分别增产132.67%、132.48%,N2P2K2、N2P3K2的产量也较CK增产显著.质量指标:木香烃内酯含量在1.50%~2.00%之间,居前2位的N2P0K2、N2P2K0均为2.00%;去氢木香内酯含量为1.00%~1.60%,以N2P0K2最高,为1.60%,较CK增加了49.53%;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总量为2.50%~3.60%,以N2P0K2最高,为3.60%;挥发油含量为0.59%~0.87%,以N2P0K2最高,为0.87%.肥料单因素对云木香鲜重产量的影响:磷肥的增产作用最明显,氮肥次之,钾肥最差.综合产量表现来看,最佳施肥处理为N3P2K2.氮、磷、钾肥配施对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挥发油含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可循.频次分析结果表明,肥料推荐施用量:氮肥223.91~316.09 kg/hm2、磷肥175.14~240.81 kg/hm2、钾肥70.97~111.31 kg/hm2,肥料施用配比为1∶(0.55~1.08)∶(0.22~0.50),产量达13472.59~31347.12 kg/hm2的概率为95%.

关键词: 云木香 3414试验设计 产量 频次分析 质量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密度对水稻旱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为探究水稻旱种条件下栽培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砚山县旱种的水稻品种及其适宜的栽培密度.以籼稻品种:'广8优1973'、'华浙优261',粳稻品种:'云两优502'、'云科粳1号'为供试材料,设4个栽培密度水平,采用水稻旱种旱管栽培的方式,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进行试验,分析旱种条件下栽培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中籼稻材料在高密度下孕穗、齐穗提前,比低密度条件下早成熟1~3 d,而粳稻材料则相反;4个品种的株高均在B3(108万/hm2)密度下最高;水稻植株剑叶的SPAD值受栽培密度影响较小,随密度的增加,倒二叶先增后降,在B2(90万/hm2)密度下最高,倒三叶呈下降趋势;水稻齐穗期的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产量较高的处理组合为A2B3和A2B4,以籼稻品种'广8优1973'的产量最高,4个品种均在B4(126万/hm2)栽培密度下产量最高,说明在该生态区,B3密度下有利于水稻植株的生长,B4密度下更有利于水稻产量形成;栽培密度与有效穗成正相关,但实粒数在高密度下相对较低,说明高密度处理下能增加有效穗,但不利于培育大穗;栽培密度对籼稻品种的结实率影响不明显,粳稻结实率随栽培密度增加而增加,千粒重受栽培密度影响较小.4个水稻品种中,A1品种随着密度的增加,稻米的外观品质降低,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蛋白质在不同密度间无明显规律,其余品种稻米品质受栽培密度影响不明显.选用籼稻品种'广8优1973'在基本苗为108万~126万/hm2栽培密度下进行水稻旱种,群体生长能够适宜此生态环境条件,实现高产.

关键词: 栽培密度 水稻旱种 生育特性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