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低纬高原梯田两系杂交稻制种生态适应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实验为了明确低纬高原梯田两系杂交稻适宜的制种区域和播种期,为该区域两系杂交稻安全制种生产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持。【方法】选择典型低纬高原梯田条件的云南水富县3个不同海拔试点,8个播期研究了4个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和3个粳稻两用核不育系在各试点的育性表达规律,并进行了不育系育性表达和稳定性分析。【结果】各品种套袋自交不育率在品种间、海拔间、播期间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结论】低纬高原两系杂交稻适宜的制种区域控制在海拔500 m以下,播期应安排在5月14日之前。
我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分析中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现有骨干亲本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为创制、选择育种亲本,扩大水稻种质遗传多样性等方面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58个SSR标记对26个中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91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100.0%,品种间不同位点等位基因数目3~5个,平均3.29个。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变幅为0.074 0~0.671 6,平均为0.449 6。Shannon信息指数在0.163 0~1.224 5之间,平均0.687 1。通过UPGMA聚类分析可知,所供试的26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470~0.970,平均值为0.72;在遗传相似系数0.470处将供试材料分为粳型和籼型两类。上述研究表明,中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遗传基础狭窄,同源性较高;但粳型和籼型群系间在基因位点上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说明中国的两系杂交水稻骨干亲本的杂种优势利用仍具有较高的空间。
关键词: 水稻 两用核不育系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籼型抗病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19 A的选育
《种子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籼型抗病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19A是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利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金23A/858B)与自主选育的新品系(Ⅱ-32B/金23B)进一步杂交,从而聚合不同的优秀基因以丰富遗传背景,经6年10代回交育成的核质互作新不育系,最终获得籼型抗病质核互作新不育系锦319A,组合为(金23A/858B)×(Ⅱ-32B/金23B),201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该不育系对稻瘟病、白叶枯病有较好抗性,本文详细介绍了该不育系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
粳型紫米核质互作不育系锦315A的选育
《种子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粳型紫米核质互作不育系锦315A是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2010年用公司自主选育的不育系(川香29A/粳软//IRRI 2B/曲3)与自主选育的新品系(72B-2/紫米//XR11)进一步杂交,经6年9代回交育成的核质互作新不育系,2015年11月25日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田间育性技术鉴定。本文介绍了该不育系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繁种技术。
籼型节水抗旱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22A的选育及繁种技术
《种子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籼型节水抗旱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22A是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2008年用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选育的不育系沪旱1A与西农1B/滇陇201改良,再与自主选育的新品系(云红香软米)杂交,历经6年11代回交选育成的质核互作新不育系,201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育性技术鉴定。本文着重介绍了该不育系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繁殖技术。
双亲主要性状在低纬高原两系杂交稻高纯高产制种技术中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两系杂交籼稻云两优144的亲本为研究对象,在云南水富不同海拔条件下分期播种,明确母本2301S的育性转换规律和父母本的主要性状和生育进程。通过分析双亲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的播始历期、主茎叶片数、自交不实率(结实事)等主要性状和生育进程差异,建立了云两优144双亲主要性状回归方程,为云两优144在当地不同海拔条件下梯田制种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为两系杂交稻在低纬高原区域高纯高产制种提供技术参考。
水稻不同基因型耐低磷分类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低磷胁迫下植株总吸磷量、单株籽粒重、相对根体积等将耐低磷种质对低磷的适应机制分为5类:根系扩展适应型、低浓度适应型、奢侈型、植株利用高效型、被动适应型。在进行耐低磷种质筛选的时候应选择植株利用高效型(单位磷能产生较高生物量或经济产量的基因型),即植株磷绝对吸收量低但产量不低。本试验筛选出7份植株利用高效型品种,分别为捻大粒、双城糯、有芒小红板稻、麻谷子、老爷胡子、承德京租、糯子,为磷高效遗传研究或育种利用提供可靠的资源。
海拔和播期对水稻Y58S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自然条件下,采用完全随机试验研究了不同海拔和播期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的播始历期、实粒数、结实率和理论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穗长影响显著(P<0.05),而对株高、单株有效穗和总粒数影响不显著。播期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的播始历期、穗长、实粒数、结实率和理论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单株有效穗和总粒数影响显著(P<0.05),而对株高影响不显著。海拔和播期两因子互作对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的实粒数、结实率和理论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播始历期、株高和穗长影响显著(P<0.05),而对单株有效穗和总粒数影响不显著。不同海拔条件下Y58S的最适播期也存在差异,当海拔为1429和1532 m时,4月14日和24日播种,Y58S的理论产量高于4月4日和5月4日,而在海拔1631和1663 m时,Y58S的理论产量随播种时期的延迟而降低,4月4日则最适合播种。结果显示海拔、播期和二者的互作对水稻Y58S的生物学性状和理论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低海拔地区适当地延期播种和高海拔地区提前播种有利于其增产。
关键词: Y58S 光温敏核不育系 海拔 播期 生物学性状 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