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地区小蜜蜂的饲养方法
《环境昆虫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小蜜蜂Apis florea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本论文对其饲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云南省蒙自市,收集野生小蜜蜂8群,对其筑巢、蜂蜜生产、蜂群越冬等饲养方法进行研究,观察并记录饲养过程中蜂群生物学特性。辅助蜂群筑巢过程中,支撑巢脾的树枝距离地面高度在0.6-1.0 m,蜂群较稳定,不易弃巢;利用"巢脾分区切割"的方法生产蜂蜜可以提高产量,减少蜂群分蜂次数;模拟野外筑巢环境,用塑料框和稻草包装,置于日光室的网室内,可有效辅助蜂群越冬。通过对小蜜蜂饲养方法的探索,明确了云南地区小蜜蜂饲养过程中的筑巢高度及科学合理的蜂蜜生产、蜂群越冬方法,为深入研究该种传粉蜂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不同浓度复合液体维生素对凹纹胡蜂访问偏好的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为配制凹纹胡蜂Vespa uelutina auraria Smith的人工饲料提供基本理论依据。2015年7月20日至7月24日,室外招引凹纹胡蜂,以分别添加了2‰、6‰和10‰复合液体维生素的40%蔗糖溶液作为试验组,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作为对照,观察其对4组不同食物的访问次数和访问时间。结果表明,凹纹胡蜂对2‰复合液体维生素组访问次数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6‰和10‰维生素组(P<0.01),而对含有10‰复合液体维生素的糖溶液组访问次数最低。此外,凹纹胡蜂访问2‰维生素组和6‰维生素组的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维生素组(P<0.01)。研究结果表明,凹纹胡蜂对添加了2‰维生素的蔗糖溶液具有显著偏好。
纹地蜂(Andrena striata Wu)采访油茶花的行为观察
《中国蜂业 》 2016
摘要:油茶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对确保我国食用油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目前油茶产量偏低,极大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花粉限制机制是导致油茶产量较低的重要诱因,解决油茶花期花粉限制机制是大幅提高油茶产量的关键。纹地蜂是油茶的一种重要传粉昆虫,利用纹地蜂授粉对提高油茶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纹地蜂采访油茶花的行为,以期为解决油茶花期花粉限制机制提供一些思路。
中国苹果授粉研究现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CSCD
摘要:苹果是中国最重要的栽培果树,然而目前其单产和优果率较低、果实品质较差,严重制约了中国苹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尽管人工授粉可以提高产量,但目前人工授粉成本不断增加;传粉昆虫对大幅提高苹果产量,尤其增加优质果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自然界传粉昆虫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苹果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需求。大力推广蜜蜂、壁蜂授粉技术,深入研究切叶蜂、土中筑巢蜂等苹果野生传粉昆虫的人工驯养技术是确保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科学配置授粉树也是提高苹果坐果率、优质果率、改善苹果品质的关键。本研究综述了苹果花部特征、传粉方式、传粉昆虫种类以及影响苹果授粉效果的因素等,并对今后开展苹果授粉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提高中国苹果产量和品质提供一些思路。
云南省退耕还林地区蚕桑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云南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自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国家大力提倡退耕退牧还林还草政策,并配套相应的资金及优惠政策,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山区群众十分珍惜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目标,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在绿化山坡、保护自然和美化家园的基础上,为保证山区农民退耕后的经济来源,借助"西部大开发"及"东桑西移"的东风,
温室大棚桑树扦插育苗试验
《蚕桑通报 》 2008
摘要:随着"东桑西移"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国家对云南省蚕桑生产发展的大力支持,云南不断扩大种桑养蚕的数量,每年有3000hm2新栽桑园,约需3000~5000万株桑苗。但是,云南没有几个当家的桑树品
桑砧苗1苗多用室内生产嫁接体快速嫁接繁苗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嫁接苗长成的桑树既能保持优良品种的性状,又能借助实生苗强盛的根系,从而使植株具有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等性能。因此,采用嫁接法繁育桑苗已成为云南省高原干燥气候条件下桑苗繁育的主要方
桑园病虫害的农业防治
《云南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桑园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础,在桑树病虫害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有目的地改变环境因素,创造有利于桑树和有益生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抑制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因此,重视农业防治技术,综合应用农业防治措施,是把农业生物和农业环境科学地、协调地结合起来,是以创造桑树良好生长环境和有目的地控制病虫害发生条件为前提,使农业生态保持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