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蓝莓反季成花机理研究初报
《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CSCD
摘要:为揭示云贵高原产区蓝莓反季开花的形成机理,观察云南蓝莓的开花动态,并对不同时期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夏普蓝'出现了 3次现蕾开花结果,连续2次开花之间没有时间间隔;'双丰'出现了 2次现蕾开花结果,连续2次开花之间有时间间隔;而'蓝丰'只现蕾开花结果1次.(2)在'夏普蓝'的第1次开花和结果中,一级分枝结果枝条数和一级分枝结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夏普蓝'的第2次开花和结果中,二级分枝结果枝条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夏普蓝'的第3次开花和结果中,二级分枝结果枝条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在'双丰'的第1次开花和结果中,一级分枝结果枝条数和一级分枝结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双丰'的第2次开花和结果中,一级分枝结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4)'蓝丰'开花和结果中,二级分枝结果枝条数和二级分枝结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对3个蓝莓品种的开花结实进行了梳理,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蓝莓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蓝莓花芽分化与形态解剖、蓝莓花芽分化与成花基因等提供理论支撑.
不同栽培模式的土壤水热效应对马铃薯产量及结薯规律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云贵高原高海拔冷凉地区马铃薯产量低的问题,通过采取覆膜等栽培措施提高地温以增加产量。为明确该地区最适宜的覆膜模式,通过3年的大田试验,设置4种栽培模式:平播后起垄(A1)、侧膜覆膜(A2)、覆膜覆土(A3)和大垄双行(A4,对照),分析不同模式对土壤温湿度、产量及发育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野马村为代表的云贵高海拔冷凉地区马铃薯全生育期内平均气温为14℃,比最适气温低4℃,土壤湿度>45%,水分不是主要限制因素,而提高地温是增产的关键。覆膜覆土是以野马村为代表的云贵高原高海拔冷凉地区的最适种植模式,可提早结薯9d,增产26.8%,提高商品薯率1.05%。
关键词: 马铃薯 云贵高原 高海拔冷凉地区 栽培模式 土壤水热效应 结薯规律
基于Solanum模型的云贵高原大春马铃薯潜在产量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计算云贵高原地区大春马铃薯潜在产量及产量差,分析产生巨大产量差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方法]文章采用由国际马铃薯中心开发的新型植物生长模拟模型Solanum模型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更精确地评估马铃薯潜在产量。[结果]云贵高原地区大春马铃薯的产量潜力巨大。云薯401潜在产量为138 t/hm~2,云薯505潜在产量为147 t/hm~2,合作88潜在产量为91.9 t/hm~2,与实际产量之间的产量差(YGM)最大的为云薯505,为117 t/hm~2,与基于FAO农业生态区域法的光温产量潜在模型算法得出的结果相符。与世界范围内已知的马铃薯潜在产量数据相比,云贵高原地区大春马铃薯的潜在产量全球最高。[结论]云贵高原地区大春马铃薯的发展潜力巨大,不同品种的潜在产量存在差异。防控晚疫病,延长生育期以充分利用太阳辐射,提高光合辐射有效利用率(RUE)是提高产量,缩小产量差的关键。
关键词: 马铃薯 潜在产量 Solanum 模型 云贵高原 大春马铃薯
云贵高原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引导和深化云贵高原花生生产的区域分工、高效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提升花生产品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基于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云贵高原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花生种植主要分布在南盘江、金沙江、怒江、乌江及清水江流域海拔1600m以下的丘陵、坝区与河谷盆地;生产上,种植品种单一,种性退化严重,栽培管理粗放,单产水平低,花生深加工能力弱;受生态条件所致,花生品质属食用中蛋白、油用低脂肪花生区,O/L比值普遍偏高;在空间分布上,该区东部、西南部花生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偏高,O/L比值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逐渐增大,同时,花生品质与海拔高程有关,海拔愈高,品质指标值愈低。垂直高差大的地形和立体的气候条件影响着花生品质质量。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