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栽培模式的土壤水热效应对马铃薯产量及结薯规律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梁淑敏 1 ; 王颖 2 ; 潘哲超 2 ; 张磊 2 ; 徐宁生 2 ; 李燕山 2 ; 杨琼芬 2 ; 李先平 2 ; 白建明 2 ; 姚春光 2 ; 卢丽丽 2 ; 隋启君 3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云贵高原马铃薯与油菜科学观测实验站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云贵高原马铃薯与油菜科学观测实验站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云贵高原马铃薯与油菜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马铃薯;云贵高原;高海拔冷凉地区;栽培模式;土壤水热效应;结薯规律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90-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针对云贵高原高海拔冷凉地区马铃薯产量低的问题,通过采取覆膜等栽培措施提高地温以增加产量。为明确该地区最适宜的覆膜模式,通过3年的大田试验,设置4种栽培模式:平播后起垄(A1)、侧膜覆膜(A2)、覆膜覆土(A3)和大垄双行(A4,对照),分析不同模式对土壤温湿度、产量及发育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野马村为代表的云贵高海拔冷凉地区马铃薯全生育期内平均气温为14℃,比最适气温低4℃,土壤湿度>45%,水分不是主要限制因素,而提高地温是增产的关键。覆膜覆土是以野马村为代表的云贵高原高海拔冷凉地区的最适种植模式,可提早结薯9d,增产26.8%,提高商品薯率1.05%。

  • 相关文献

[1]基于Solanum模型的云贵高原大春马铃薯潜在产量研究. 王颖,梁淑敏,潘哲超,李燕山,谢开云,Roberto Quiroz,隋启君. 2017

[2]云贵高原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 郭洪海,杨萍,杨丽萍,李新华,万书波,符明联. 2011

[3]蓝莓反季成花机理研究初报. 苏泽春,和加卫,杨正松,和志娇,杨雅涵,和文佳. 2022

[4]不同降水年型下云贵高原东南部小麦节水节药节肥生产技术. 陈华,陈检锋,付利波,王伟,王志远,尹梅. 2021

[5]“Ⅱ优084”在永胜涛源创世界水稻单产新高的栽培模式探讨. 戴陆园,张红生,王建军,黄跃,杨洪,杨高群. 2004

[6]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的影响. 李进斌,兰茗清,杨进成,陈向东,李月秋,朱有勇,李成云. 2014

[7]两种栽培模式下水稻品系(组合)间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 廖江林,袁平荣,李达模,肖国樱. 2004

[8]甘薯间作糯玉米的高产高效模式分析. 赵大伟,徐宁生,杨华才,黄兴粉,邓国军,王序英. 2018

[9]栽培滇龙胆药材不同极性部位紫外吸收光谱特征与判别分析. 沈涛,李远菊,张霁,左智天,王元忠. 2015

[10]不同栽培模式对滇龙胆中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 杨美权,张金渝,沈涛,袁天军,杨维泽,杨天梅,张智慧,金航. 2011

[11]云南热区柑桔套种香叶天竺葵技术. 王文翠,唐文冲,李云平,木万福,陈艺齐,袁理春. 2010

[12]不同栽培模式对云南高产区水稻产量形成影响分析与应用. 罗萍,刘曜榕,王怀义,杨从党,黄俊杰,杨海士,李刚华. 2021

[13]麻疯树雨养抗旱栽培技术模式与效果评价. 袁理春,张德,韩学琴,何璐,陈艺齐,范源洪. 2012

[14]发展大麦地镇葡萄产业建议. 白明第,李志军,张永辉,高娅芳,陆晓英,张武,沙毓沧. 2016

[15]云南省甘蔗栽培专家系统的开发. 王斌,张跃彬,刘少春. 2001

[16]3种不同栽培模式下胡椒主要农艺性状观测. 沈绍斌,刘光华,刘倩,左红. 2011

[17]大球盖菇栽培研究现状与绿色发展前景. . 2023

[18]不同栽培模式下魔芋发病率动态变化研究. 董光平,董坤,彭磊,卢俊. 2010

[19]云南烤烟生产技术咨询决策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洪丽芳,周汇,付利波,陈华. 2005

[20]云南花生产业技术研究进展. 符明联,原小燕,李淑琼,李鹏,李根泽,王建丽,刘佳业,吴霞.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