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带一路”背景下老挝西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蔬菜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老挝西瓜产业依托中国生产技术和中国市场而发展,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代表.老挝气候利于早春西瓜栽培,能较好填补中国早春西瓜供应缺口;老挝西瓜生产总成本较中国类似气候地区如海南低1200~2600元·(667 m2)-1,中老铁路的通车也为老挝西瓜运输降低了成本,缩短运输时间;老挝西瓜生产同时也存在栽培技术落后、西甜瓜产业园区较少等问题,随着中国包括人才、良种良法、资金等资源的涌入,以及"一带一路"通道建设不断向中下寮平原区发展,将建立起完善的西瓜产业链,推动老挝西瓜产业.


全球牛油果产业发展态势及对我国牛油果产业发展的思考
《中国果树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FAO和UN Comtrade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从生产和贸易2个方面对全球及中国牛油果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说明,并分析了我国牛油果产业发展面临的市场前景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整体来看,2000年以来,我国牛油果产业不断发展,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所增加,供给能力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牛油果进口较多而出口较少,墨西哥、智利和秘鲁是我国牛油果进口的主要来源国;牛油果产业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我国牛油果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还存在单产较低、产业基础薄弱、消费者接受度不高等问题.针对我国牛油果产业的发展问题,从提高单产、提升品质、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消费者认知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保山市隆阳区精品咖啡产业发展路径
《云南农业科技 》 2021
摘要:相比全省咖啡种植区域,保山市隆阳区在咖啡种植、加工和品牌培育上拥有一定相对优势,但受国际咖啡产业发展布局和中国现在国际咖啡产业体系形势的制约,隆阳区咖啡产业存在定价乏力、价值链水平较低、精深加工不足、综合人才匮乏等问题。利用好隆阳区咖啡产业的优势推动精品咖啡产业发展方能打破现有困局。文章从种植基地建设、科研投入、产业集聚和利益联结共享提出隆阳区精品咖啡产业发展路径,打造隆阳区精品咖啡整体形象。


云南东南部石漠化地区发展猕猴桃产业可行性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研究在云南东南部石漠化地区发展猕猴桃产业的可行性,解决石漠化地区产业匮乏的问题,从2017年起,在云南省西畴县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种植发展了220 hm2猕猴桃,通过4年的田间观察,对物候期、果树品质、病虫害和销售价格等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该石漠化地区能够种植猕猴桃,供试的东红、金艳和翠玉猕猴桃品种均达到了其主产区中等偏上的产量水平,品质有一定的提升,果品价高且畅销。在云南省东南部石漠化地区发展猕猴桃产业可行,本研究结果为滇桂黔石漠化连片地区发展猕猴桃产业提供了参考。


对云南早熟葡萄产业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16
摘要: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光照充足,热量丰沛,非常适合葡萄种植;从2010年开始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增加较快;鲜食葡萄单产为全国最高,平均在1500~2000 kg/667m2,最高达到5000kg/667m2;种植品种主要为红地球和夏黑;种植架式以单篱架居多,模式为露地栽培,近几年设施栽培增加较快。本文从栽培现状、产业优势、存在问题及认识与思考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如何发挥优势,如何打造品牌,创造更好经济效益,需要我们认真深入的认识与思考云南早熟葡萄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