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侧芽(模糊匹配)
10条记录
不同外植体选材对珙桐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20

摘要:以珙桐冬芽、腋芽、未成熟种子去胚乳及带胚乳的胚、成熟种子去胚乳及带胚乳的胚为外植体,对珙桐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珙桐未成熟种子去胚乳的幼胚是珙桐极佳的外植体,因其初代培养时不褐化;添加3种细胞分裂素6-BA、KT、ZT及较高浓度的生长素2,4-D的条件下幼胚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添加细胞分裂素6-BA和较低浓度的生长素NAA的条件下幼胚发育成珙桐完整小植株.继代培养阶段小植株茎段增殖和愈伤组织芽诱导分化的激素配比则有待进一步摸索.

关键词: 珙桐 冬芽 腋芽 未成熟种子 胚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狼尾草腋芽的离体培养与组培快繁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以杂交狼尾草茎秆中上部茎节处腋芽为繁殖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腋芽诱导、丛生芽分化和植株再生情况进行比较试验,以筛选最适宜的激素种类、浓度和配比,为杂交狼尾草组培快繁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4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0.3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5 mg/L。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 腋芽 丛生芽 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TAD1(ScTAD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Tillering and Dwarf 1(TAD1)是植物株型发育的重要调控基因,该基因与腋芽的形成发育密切相关。获得甘蔗TAD1(ScTAD1)并预测其结构和功能,分析其在甘蔗不同组织部位、不同发育阶段腋芽中及在用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6-BA)处理后的蔗苗非伸长茎梢部的表达情况,以期为ScTAD1的功能分析及其在甘蔗产量分子辅助育种中的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电子克隆技术并结合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等技术获得ScTAD1的c DNA全长,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序列结构、功能、同源性进行分析;再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 PCR)技术对该基因在甘蔗品种ROC22不同组织部位(根、茎、叶、分蘖芽、叶鞘、生长点)、茎尖生长点和不同发育阶段腋芽(幼嫩腋芽、半大腋芽、较大腋芽、成熟休眠腋芽)及叶片分别喷施IAA和6-BA不同时间点幼苗非伸长茎梢部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获得ScTAD1的c DNA全长(Gen Bank登录号为KX611166),序列分析发现其包含1个1 560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19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蛋白分子量为55.57 k D,理论等电点p I为9.16。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ScTAD1包含7个WD40重复序列的保守结构域;信号肽预测结果表明ScTAD1蛋白不存在信号肽,为非分泌蛋白;三级结构预测表明ScTAD1与二穗短柄草(XP_003558934.1)、玉米(XP_008650376.1)和水稻(AAN74839.1)相关同源蛋白三级结构高度相似,且与高粱假定蛋白(XP_002468612.1)亲缘关系最近。q PCR分析结果表明ScTAD1在甘蔗根、茎、叶、分蘖芽、叶鞘、生长点等不同组织部位均有表达,其中在分蘖芽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叶和叶鞘,根中表达较弱;不同发育阶段甘蔗腋芽中,ScTAD1在幼嫩腋芽中表达最高;叶片喷施植物激素IAA和6-BA 36 h后该基因表达开始升高,但喷施6-BA 48 h后表达又回落到未处理水平,表明这两类激素对ScTAD1表达有调控作用。【结论】成功从ROC22中获得ScTAD1的c DNA序列,该基因在甘蔗不同组织部位均有表达,其中分蘖芽中表达量最高;推测ScTAD1可能在甘蔗腋芽形成发育早期发挥作用,其表达水平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调控。

关键词: 甘蔗 腋芽 TAD1 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桑(Morus yunnanensis)的组织培养繁殖

蚕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滇桑(Morus yunnanensis)作为我国特有的桑树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价值。为了解决滇桑不易无性繁殖的难题,以从云南省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野生滇桑枝条上的侧芽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初步建立滇桑的快速繁殖技术体系。在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 6-BA和0.2 mg/L NAA有利于侧芽的萌发;添加1.0 mg/L 6-BA能促进幼苗的生长;茎部木质化的幼苗在添加0.25 mg/L IBA和0.25 mg/L NAA以及0.4%活性炭的WPM培养基上能分化出健壮的根系并移栽成活。试验结果显示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在大围山滇桑的组织培养繁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低浓度活性炭对滇桑组培幼苗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滇桑 无性繁殖 侧芽 组织培养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活性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福树莓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3

摘要:以未萌发的秋福树莓腋芽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MS+BA 2.0 mg/L+NAA0.2 mg/L为最佳的分化培养基;MS+BA 1.0 mg/L+NAA 0.2 mg/L为最佳的增殖培养基;1/2MS+IBA 1.0 mg/L+细沙+珍珠岩为较经济、适宜的生根培养基。

关键词: 秋福树莓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腋芽 细沙 珍珠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树莓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7 CSCD

摘要:以未萌发的腋芽和单芽茎段为外植体,对野生种刺萼粉枝莓进行了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未萌发的腋芽是最佳的外植体;MS+6-BA 1.0 mg/L+NAA 0.01 mg/L为较佳的启动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0.2 mg/L为最佳的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05 mg/L,试管苗生根率高,炼苗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关键词: 刺萼粉枝莓 组织培养 腋芽 单芽茎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宝玉树莓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摘要:以未萌发的腋芽为外植体,对树莓栽培品种红宝玉进行了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MS+6-BA0.5mg/L+NAA0.2mg/L为较佳的启动培养基;MS+6-BA 2.0mg/L+NAA0.2mg/L为较佳的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阶段,试管苗在1/2MS+IBA1.0mg/L+细沙+珍珠岩的培养基上生根情况较好,且炼苗及移栽较方便。

关键词: 红宝玉 组织培养 腋芽 细沙 珍珠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以未萌发的腋芽和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对黑莓进行了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未萌发的腋芽是最佳的外植体,MS+6-BA 1.0 mg/L+NAA 0.2 mg/L为最适的增殖培养基;随后将产生的不定芽转到1/2MS附加6-BA 1.0 mg/L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良好,移栽存活率达90%以上。

关键词: 黑莓 组织培养 腋芽 茎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叶相思茎段腋芽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3

摘要:用 4年生大叶相思枝条茎段作外植体 ,研究不同培养基对试管苗的诱导、增殖和生根效果 ,结果表明 :最适宜的大叶相思枝条茎段腋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 +6BA 0 8mg/L+NAA 0 2mg/L ,增殖率达 3倍 ;生根诱导的培养基为改良MS +IBA 0 2~ 0 4mg/L +NAA 0 4mg/L ,生根率达 90 %,试管苗移植成活率达 85 %.

关键词: 大叶相思 组织培养 培养基 腋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无土栽培高产机理研究

中国马铃薯 2000

摘要:在防虫网室中无土栽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产微型薯。用 9次剪尖和 8次培土的办法 ,180d平均单株结薯达 2 12 8个 ,2 10d商品粒数 (≥ 1g)达 158 2个 ;且剪尖和培土的次数与匍匐茎数、腋芽枝数和单株结薯个数有正相关关系 ,后两者均达极显著水平r1=0 90 2 3,r2 =0 94 70

关键词: 脱毒试管苗 剪尖 培土 匍匐茎 腋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