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间作对芒果和间作物的光合特性、蓟马发生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果树 》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不同间作模式对芒果和间作物的光合特性、蓟马发生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在云南省保山市潞江镇百花村芒果基地进行不同间作模式试验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单种作物叶片光合特性优于间作作物,四季豆叶片光合特性优于芒果,芒果叶片光合特性优于番茄。间作四季豆和番茄的芒果花穗蓟马发生量均低于单种芒果,且间作四季豆效果优于间作番茄。间作四季豆和番茄经济效益均高于单种芒果,间作四季豆经济效益高于间作番茄。综上所述,在芒果行间间作四季豆,虽然降低了芒果叶片光合效率,但可显著降低芒果园的蓟马虫口密度,提升芒果园的经济价值,为云南省芒果的提质增效提供新的见解。


光伏板下3种中药材的光合特性比较分析
《耕作与栽培 》 2025
摘要:为探究光伏板环境对滇黄精、仙茅和对叶百部光合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光伏板下3个药材品种进行适宜性评价(以无光伏板作为对照),分析光伏设施荫蔽对3种药材光合特性的影响,比较3种药材对光伏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光伏板下种植的滇黄精与对照相比,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未发生显著的变化;光伏板下种植的对叶百部与对照相比,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分别显著升高了106.97%、141.59%、16.26%和167.54%,水分利用率变化不显著;光伏板下种植的仙茅与对照相比,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显著下降了23.13%、25.90%和28.07%,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率未发生显著的变化。这表明,滇黄精和对叶百部这两种药材适应光伏板遮阴条件的能力较强。仙茅适应光伏板遮阴条件的能力较弱。


镁、硼、氯肥配施土壤调理剂对烤烟光合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镁、硼、氯肥配施钾长石土壤调理剂对烤烟的效应,为文山烤烟生产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97为材料,在文山喀斯特烟区红壤上,采用L9(3~4)正交大田试验,研究镁、硼、氯肥配施钾长石土壤调理剂对烤烟土壤、营养生长、光合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与T1(CK)相比,根区施用镁、硼、氯肥及钾长石土壤调理剂均不同程度提升了土壤pH,提高了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硼和水溶性氯含量,其中以处理T4、T5和T8较优;同时可显著提高烤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显著降低速率(Tr),以处理T5、T8效果较优;而且可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提高烟叶上等烟比例、产量和产值,其中处理T5、T8产值较T1(CK)分别显著提高15.01%、21.36%。与T1(CK)相比,各处理对中部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氧化钾、水溶性氯、钙、镁和硼均有一定改善作用,尤以处理T2、T5、T8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结论】在文山喀斯特烤烟栽培区,组合施用硫酸镁150 kg/hm~2,硼砂15~30 kg/hm~2、氯化钾60~90 kg/hm~2及钾长石土壤调理剂600~900 kg/hm~2,能改善土壤pH和土壤主要有效态养分含量,可提升烤烟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具有良好的推广潜力。


香蕉枯萎病对抗感品种营养生长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香蕉枯萎病不同发病程度下对抗感香蕉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抗病品种云蕉1号(YJ)和感病品种巴西蕉(B)为供试材料,在2个品种不同发病程度下(健康植株0级和发病植株1、2、3级),测定香蕉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的变化。【结果】抗病品种YJ与B的光合日变化趋势相似,Pn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没有“光合午休”现象,且峰值均出现在13:00—14:00时;通过光合-光响应曲线得到品种YJ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分别为57.63和2630.00μmol/(m~2·s),B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为60.86和2250.00μmol/(m~2·s);得到YJ与B的暗呼吸速率(Rd)为2.98和3.29μmol/(m~2·s)。B与YJ的Pn、Gs、Tr,与0级相比1、2、3级均呈现下降趋势,1级时B的Pn、Gs和Tr下降幅度均大于YJ,但在2、3级时B与YJ的Pn、Gs和Tr均大幅下降;与0级相比B与YJ的Ci在1、2级时均下降,而在3级时急剧上升,且与0、1、2级差异显著;与0级相比B与YJ的SPAD值在1、2、3级时显著低于0级,但在1、2、3级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在营养生长期未表现枯萎病症状的情况下,YJ能够更加广泛的利用光照,且暗呼吸速率(Rd)较低,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具有更佳的光合性能,更加适应云南独特的高原气候;在表现有枯萎病症状的情况下,轻度感病时YJ表现出一定的抗性,但随发病程度加剧,无论是易感枯萎病品种还是抗枯萎病品种,香蕉的光合作用均受到严重影响。


三个澳洲坚果品种在云南干热河谷区的光合特性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以云南干热河谷区引种栽培的3个澳洲坚果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比较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参数的日变化.结果表明:(1)O.C、A4和816三个澳洲坚果品种在云南干热河谷种植环境下均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其中O.C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呈典型的双峰模式,A4和816的净光合速率变化因光合"午休"严重呈特殊的单峰模式.在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均值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3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O.C>A4>816,蒸腾速率日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816>A4>O.C,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O.C>A4>816.(2)相关性分析表明,3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通过比较发现,O.C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较低的蒸腾速率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其光合性能表现更为出色,说明O.C对高温干旱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从光合性能表现可以初步判定O.C具有在云南干热河谷区种植的潜力.


两种有机肥对云南元谋紫甘蓝光合特性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有机肥对云南元谋坝区紫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f.rubra)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选用羊粪有机肥(OF)和氨基酸有机肥(AAF),分别设置3个施肥量水平(5、10、20 t·hm-2)和空白对照CK(不施肥料)共7个处理,分析两种有机肥施肥量对紫甘蓝不同生育期光合特性及产量和维生素C、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两种有机肥不同用量处理下紫甘蓝各时期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有所提高,其中以OF20或AAF10处理下紫甘蓝光合作用较强.紫甘蓝产量在AAF20处理下最高,为64.33 t·hm-2;AAF10处理次之,但其经济效益最高,且较OF5处理高9.99%;同时AAF10处理下紫甘蓝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均较高,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0.50%~23.28%、2.86%~36.61%和0.24%~34.04%;有机肥的施用对紫甘蓝还原糖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提出施用10 t·hm-2的氨基酸有机肥可实现紫甘蓝优质高产目标,可为有机肥在紫甘蓝种植中的应用提供推广依据.
关键词: 紫甘蓝 羊粪有机肥 氨基酸有机肥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不同地理种源漆树幼苗光合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漆树优良种源选择和引种栽培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针对来源于湖北、陕西和云南的3个地理种源漆树幼苗光合特性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种源光合指标的差异性、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结果】3个种源漆树幼苗的光合特性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依次表现为湖北巴东种源>云南砚山种源>陕西平利种源,呈显著性差异;3个种源中,陕西种源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最大,云南种源水分利用率最高,综合水分平均利用率以湖北种源最优;各种源气孔导度日变化为单峰型,变化趋势一致,漆树幼苗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结论】根据漆树幼苗的光合特性,在苗木培育时进行适当遮阴,促进幼苗生长。其中,湖北巴东种源漆树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苗良好生长和对环境的适应,可进一步进行良种选育,为漆林的丰产培育提供种源选择。


云南干热河谷区7个小粒咖啡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20
摘要:以云南干热河谷区的7个小粒咖啡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LCpro-SD全自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咖啡品种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不对称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但'紫叶'呈单峰曲线变化;7个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现为紫叶>埃塞俄比亚2号>T5175>矮卡(航天)>矮卡>埃塞俄比亚1号>DTARI;7个咖啡品种的气孔导度呈"J型"曲线变化趋势,其日均气孔导度排序为紫叶>矮卡>埃塞俄比亚1号>矮卡(航天)>T5175>埃塞俄比亚2号>DTAR;'矮卡'的日均水分利用率最大,而'DTARI'的最小.总之,'紫叶'具有较强的光合性能(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光能利用率),但是其水分利用率较低,对干旱的适应能力不足.


干热河谷区3个种源余甘子的光响应曲线特性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20
摘要:以云南干热河谷区3个种源余甘子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其不同光合参数,并绘制相应光响应曲线,比较了不同种源余甘子光合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在低光合有效辐射(PAR)条件下,3个种源余甘子净光合速率(P_n)差异较小,随着PAR升高3个种源余甘子表现出较大差异。3个种源余甘子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在低PAR范围内迅速上升,随着PAR升高呈缓慢上升或下降趋势。3个种源余甘子胞间CO_2浓度(C_i)呈先急速下降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水分利用效率(WUE)呈现先上升后趋于平缓再下降的总体趋势。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不同种源余甘子P_n的光响应曲线,决定系数(R~2)在0.9982~0.9994之间。种源20180907-1的LSP、LCP及P_(n,max)均相对较高,利用强光的能力较强;种源20180907-2的LSP中等,LCP及P_(n,max)均较低,表观量子效率(α)较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且WUE较高,抗旱能力较强;种源20180907-3的LSP、LCP均为中等,对强光的利用能力中等。

